激活新兴领域党建“红色引擎”
新兴领域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社会变革的风向标,更是党建工作的新阵地。随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蓬勃发展,如何将党的思 想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动能,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答题。组工干部当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聚焦严密组织体系、深化融合互促、强化协同联动,让党建“红色引擎”在新兴领域全速运转,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严密组织体系,激发党建工作“聚合力”。组织体系是党建工作的“筋骨”,筋骨强则动能足。新兴领域业态多元、人员流动快、组织形态松散,必须打破“建而不实”“有形无神”的困境,以体系化思维织密组织网络。要推动“两个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跃升:在平台企业、产业链条、楼宇商圈中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通过“功能型党支部”“流动党员驿站”等灵活形式,让“游离”党员归队、让“隐形”党员现身;在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群体中延伸组织触角,以“党建+服务”增强归属感。组工干部需当好“织网人”,既要精准绘制“党建地图”,消除空白点,又要动态优化组织架构,防止“建了散、散了建”的循环。唯有以严密组织体系凝聚“千条线”、拧成“一股绳”,才能让党旗在新兴领域高高飘扬,把“最活跃地带”打造成“最坚强阵地”。
做到同频共振,提升党建工作“融合度”。党建与发展的“融合度”,决定着新兴领域党建的生命力。若党建工作与业务经营“各弹各调”、与群体需求“隔山相望”,必然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要推动党建与业务从“物理叠加”转向“化学反应”,关键在于找准“党建引领”与“发展所需”的交汇点。在互联网企业,可将数据安全、合规经营嵌入党组织议事规则;在科创园区,可搭建“党员攻关小组”助力技术突破;在新就业群体中,可依托“红色驿站”提供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组工干部须以“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机制为抓手,推动党组织书记与企业管理层“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让党建目标与企业战略、党员成长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以党建思维优化治理模式、以组织力量破解发展难题,让“红色基因”真正成为新兴领域破浪前行的“导航仪”。
坚持协同联动,增强党建工作“系统性”。新兴领域党建不是“独角戏”,而是多方参与的“交响乐”。平台经济的跨界性、新就业群体的流动性,要求党建工作必须跳出“属地局限”,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机制。要推动组织部门、行业党委、属地街道“三方联动”,通过联席会议、项目共建、数据共享,形成“一盘棋”格局;要整合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资源,将思 想引领、权益维护、关爱服务打包成“党建服务包”,送到新业态从业者手中;更要借力数字化手段,搭建“云端党建”平台,实现党员教育、组织生活、作用发挥“一网通办”。组工干部需强化“系统集成”思维,既要避免“九龙治水”的碎片化,又要防止“一刀切”的机械化,在政策供给上突出“精准滴灌”,在资源配置上注重“动态平衡”。唯有以协同联动打破条块分割、以机制创新激活整体效应,方能将新兴领域党建的“单点突破”转化为“全域跃升”,让“红色引擎”输出更强驱动力。
古冶区卑家店镇 王朝旭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3-26 20:45:21
2025-03-15 21:12:50
2025-03-14 18:15:0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