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中,乡土人才是最鲜活的笔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为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标定航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组织部门当以战略眼光审视乡土人才价值,以系统思维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在广袤田野上铺就人才成长的沃土,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破土而出,让乡土智慧焕发时代光芒。
真心寻才,让乡土人才 “ 破土而出 ”。 发现人才是激活乡土智慧的首要课题。要打破“唯学历论”“唯职称论”的思维桎梏,建立多维立体的人才识别体系。既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拉网式”摸底,也要在产业实践中进行“沉浸式”观察,善于从春耕秋收的劳作中辨识“农技能手”,在乡风文明的实践中发现“文化达人”,在基层治理的创新里捕捉“治理精英”。建立动态更新的乡土人才数据库,绘制覆盖种养殖、手工业、乡村旅游等领域的“人才图谱”,让深藏乡野的“明珠”跃然眼前。更要构建“乡贤回流”机制,以乡情纽带与政策引力召唤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形成本土人才与回流人才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
倾心育才,让乡土人才 “ 茁壮成长 ”。 培育人才是提升乡土力量的核心工程。要构建“滴灌式”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才特点制定成长方案。实施“头雁领航“计划,重点培养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领军人才;开展“雏鹰展翅”行动,为青年人才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打造“云端课堂“,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地域限制。建立“师带徒”“老带新”的传承机制,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在田间课堂碰撞融合。特别要注重在产业链上建强人才链,围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培育既懂生产技术又通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裂变效应。
暖心护才,让乡土人才 “ 香飘四野 ”。 成就人才是释放乡土潜能的关键保障。要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策礼包”,在土地流转、金融支持、项目申报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搭建“创业舞台”,建设乡村创客空间、产业孵化基地等载体;设立“荣耀榜单”,建立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和荣誉表彰体系。更要营造“近悦远来“的生态,在医疗教育、文化生活等“关键小事”上精准发力,让人才安心扎根乡土。建立跨区域人才协作机制,推动乡土智慧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共享,让人才价值突破地域边界,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绽放异彩。
古冶区王辇庄乡 王瑞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3-26 20:45:21
2025-03-15 21:12:50
2025-03-14 18:15:0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