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乡村人才“引育留”三字经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既是“第一资源”,更是“关键变量”。面对广袤乡土对人才的深切呼唤,乡镇干部当以“引才如引活水,育才如育良木,留才如留春风”的自觉,在“引、育、留”全链条上精研细琢,让政策的热度、服务的温度、平台的厚度共同浇灌人才沃土,使乡村成为人才向往的“诗与远方”,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用心念好“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引才经” 。 引才之道,贵在破除壁垒、广开渠道。乡镇干部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胸襟,构建多元立体的引才网络。一要深耕“政策创新田”,打破学历、职称等传统门槛,建立以实践能力、乡土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让“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二要搭建“乡情引力场”,通过乡贤恳谈会、返乡创业行等活动激活情感纽带,以“家书”唤归雁,以“乡愁”聚英才。三要织密“柔性引才网”,探索“候鸟式专家”“周末工程师”等模式,推动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柔性流动。四要打造“创业强磁场”,建设乡村创客空间、产业孵化基地,用特色产业、生态禀赋吸引青年创客“乡村筑梦”。唯有让“梧桐树”根深叶茂,方能引得八方凤凰翩然而至。
用力念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育才经” 。 育才之要,重在精准滴灌、厚植根基。乡镇干部当以“育苗成林”的长远眼光,构建分层分类的培育体系。一是聚焦“精准培育”,针对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带头人、乡村治理者等不同群体,量身定制“成长套餐”,开设田间课堂、夜校讲坛、云端学院。二是强化“实践淬炼”,通过项目领办、跨村挂职、擂台比武等方式,让人才在产业发展、矛盾调解、应急处突中壮筋骨、长才干。三是推动“数字赋能”,运用大数据分析人才短板,依托智慧平台推送定制课程,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新课堂”。四是深化“产才融合”,围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非遗传承等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培育既懂技术又通市场、既能创新又善传承的复合型人才。当每一粒“种子”都能在适宜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乡村振兴的“人才林”必将郁郁葱葱。
用情念好“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的“留才经” 。 留才之核,成于生态营造、心之所向。乡镇干部须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情怀,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一要做实“服务保障网”,在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小事”上精准发力,让人才“轻装上阵”;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实现政策兑现“一站通办”。二要做优“成长激励链”,建立“能者上、优者奖”的晋升机制,在项目扶持、荣誉表彰、参政议政中给予倾斜,让人才有奔头、有甜头、有劲头。三要做强“价值共生圈”,搭建人才互助联盟、跨界交流沙龙,促进技术共享、经验互鉴;鼓励人才参与村规制定、文化传承,增强“主人翁”归属感。四要做精“生态涵养池”,保护乡村山水肌理,培育崇文重才乡风,让人才既能触摸“诗意的栖居”,又能实现“价值的绽放”。当乡村成为人才实现梦想的热土,自然会有更多“金凤凰”择木而栖、振翅高飞。
古冶区委组织部 胡健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3-26 20:45:21
2025-03-15 21:12:50
2025-03-14 18:15:0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