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蜀城中学教师赴西昌参与成都郊区新城教研共同体初中语文学科研讨会暨西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
11月3日,秋高明媚,如沐春风。成都郊区新城教研共同体初中语文学科研讨会在四川省西昌市宁远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成都市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黎炳晨,邛崃、蒲江、都江堰、崇州、彭州、大邑、新津、金堂、简阳、西昌十个市(区、县)的教培中心(教科院、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及各市(区、县)语文骨干教师代表,崇州市蜀城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简艾带领青年教师代表杨利,共赴这场语文之约。
会议伊始,西昌市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沈光虎对各位专家、领导和教师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会议致辞。随后,活动邀请成都郊区新城教研共同体理事长、邛崃市教研培训中心主任陈富强致辞。
教师的魅力在课堂,教师的风采在课堂。崇州市明湖中学青年教师王芸给大家带来了课题为《从“望”到“望”,探“变”与“不变”——<望岳><春望>古诗联读》的精彩的课堂展示课。王老师通过“激”“导”“探”“练”“悟”“拓”的教学设计展开课堂,将教学目标聚焦到“学科思维”,以“望”为切入口,深挖文本,关注诗歌“内在”和“外化”的关联,训练学生的方法提炼意识。课前,王芸老师精心备课,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经过了反复推敲,在教学路径和手段上又多次尝试,深研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正如她所说:“磨课磨的是心性,从课标理论到课堂实践,从目标确立到方法选用,从教学设计到学案设计....在经历全方位“打磨”之后,我对课标、课程、教材、教学等有更多更深的思考。”课上,王老师沉稳大气,自信大方,教态自然,有条不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呈现了一个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第二堂展示课是西昌市宁远学校的王燕老师带来的《一字一词总关情 家国情怀动古今》,王老师通过训练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解读诗歌,她从“异”“思”“泪”三个关键字入手,让学生通过任务的方式解读《渔家傲·秋思》,培养了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炼字”能力。
专家引领指方向,指点迷津促成长。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基教所副所长黎炳晨围绕着两位老师的展示课,从课型定位、创新思考、富含思维的问题设计、有聚焦的教学学点、充分的学生展示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刻的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黎所长通过问题与解决、结果与过程、任务与活动、初感与细读、整体与局部、追问与逼问、单篇与单元、时间与空间、口头与笔头、个体与整体十组关键词,启发教师们教学要进行深度思考,如何构建一堂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关键。
下午,黎炳晨副所长为大家带来题为《指向问题解决——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变革》的讲座,他以一道阅读题和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教学困境切入,从转变一个观念、坚持四种改变、关注六条路径、辨析四组热词这四个方面展开讲座,通过众多生动形象的例子深刻联系初中语文文本系统,聚焦新课标。黎所长认为给学生增效的不是正确答案,而是思维过程;给学生影响的不是所教知识,而是思考方式;让教学艰难的不是生源变差,而是观念难变;让效益增强的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活动为王。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一定是以解决学生问题和培养思维方式为主的课堂。新课标提出新理念,新理念启迪新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引领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以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与教学体系既是知识社 会与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也是对以往知识本位教育症结的必然应对。
且教且研谋发展,互鉴互学促提升。通过本次共同体初中语文研讨活动,蜀城中学参会教师们又学习到了新的理念,关注到了新的方向,并深悟体会,将学习到的知识带回校园,必为蜀城中学初中语文教学研讨开启新的方向!(杨利)
责任编辑:祁霞
2023-11-06 19:26:17
2023-11-06 16:27:03
2023-11-03 20:40:40
2023-10-27 20:47:51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