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生前往泸州调查农产品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农产品单纯的初加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无法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会为农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提供了更多的销售选择和市场机会,既促进了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农产品的深加工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参与,因此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供许多就业机会。而此次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橙意满满红美人”团队于2024年1月17日前往四川省泸州市对泸州红美人柑橘的初加工和深加工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
2024年1月17日社会实践的团队成员们来到泸州市双加镇柑橘文化博览园对柑橘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大家先进入了柑橘文化展览馆,展览馆里的讲解员配合着馆内墙上的图片与文字为大家讲解着柑橘的发展历史,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柑橘资源和繁多的优良品种,距今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讲解员还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些柑橘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等属性。接着队员们去到柑橘种植基地,开始真真实实地了解柑橘生长的土壤、适宜的气候等成长因素和园区柑橘的种植技术,这里偏砖红色的土壤、较温暖的气候、山地的地形,无不说明着这里适合种柑橘,同时这里采用农业无人机,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和植保喷洒,这可以高效地监测农田情况和进行作物保护。他们还亲身去体验了一下采摘柑橘的乐趣,采摘后深深地嗅了嗅柑橘发出的清香味。他们最后去到了柑橘品鉴区,这里的桌子、椅子、灯具等装修都是以柑橘的元素设计的,他们在这里了解到了关于柑橘的初加工与深加工的结合,例如品尝了用柑橘鲜榨的果汁,果汁里面饱含真实果粒,口感酸甜适中,喝下之后一种清爽的滋味在口中回荡,还有将柑橘制作成果果脯、冻干、罐头,延长了柑橘原本的寿命,提高其附加值。柑橘文化博览园的特色在于其深度挖掘了柑橘文化的内涵,通过展示柑橘的种植技术、文化传承和品鉴体验,让游客知道柑橘不仅仅是一种水果,它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研究价值,它也可以变为零食、饮料。
1月22日,时隔多日团队再次出发去往四川省泸州老窖旅游区。团队的队员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泸州老窖,在参观的同时,导游还为其详细地讲述了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公元1324年,制曲之父郭怀玉发明甘醇曲,酿制出第一代泸州大曲酒,开创了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史。到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舒承宗采集泸州城外五渡溪黄泥建造“泸州大曲老窖池群”,即今日之“1573国宝窖池群”,始建“舒聚源”酒坊,并探索总结出“泥窖生香、续糟配料”等一整套浓香型白酒的酿制工艺。至此,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进入“大成”阶段。而后七百年师徒相承,口口相述,传承至今。接着团队去参观了泸州老窖的一些简单制作过程,例如:第一步将高粱粉碎,紧接着挖糟,进行糟醅拌粮和糟醅拌糠,然后是糟醅上甑等一系列繁复的工序。参观完后,“橙意满满红美人”团队向泸州老窖提出合作,将柑橘进行深加工,把柑橘与白酒进行融合,研发出柑橘味的果酒,这不仅是泸州老窖的创新,也是延长了柑橘的产业链。
图为参观泸州老窖的经典白酒。通讯员 项雪舒 供图
图为泸州老窖的酿酒车间。通讯员 梁钒铃供图
在1月23日,团队每位成员去了泸州市江阳区北城街道多家水果店了解周边水果店的发展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水果品质和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愿意选择品质好、口感新鲜的水果。因此,水果店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单纯地线下卖新鲜水果是没有竞争优势的,所以水果店一方面应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例如在顾客买了水果后,店家免费为其分装,另一方面就是在店内增添一些水果的深加工产品,例如果味冰淇淋、果干、果汁等。
图为北城街道的一家水果店。通讯员 梁钒铃 供图
农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与深加工的结合,不仅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作者:项雪舒/文 项雪舒/图 梁钒铃/图 来源:橙意满满红美人——柑橘品牌建设开拓者团队)
图为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橙意满满红美人”团队部分成员合照。通讯员 项雪舒 供图
责任编辑:李玥
2024-01-23 18:52:47
2024-01-22 19:10:21
2024-01-17 17:21:41
2024-01-17 17:21:4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