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井”离乡
无意间看到一条短视频,视频里描述了90后的孩童时代。那时候背着妈妈用碎布缝制的书包、用着爸爸用报纸包着书皮的课本、玩着一毛钱五颗的玻璃弹珠、提着罐头瓶你一口我一口的喝水、下雪天舔冰碴子、父母在家门口喊一声回家吃饭全村都能听见……字字句句都是我回不去的童年。
小时候的顽皮淘气、让爸妈生气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现在不听话的时候爸爸不会再揍我,因为“他打不过我了”,不回家吃饭的时候妈妈不会再在门口喊我,因为“她会视频通话了”,缝制的书包、罐头瓶、报纸书皮都不再用了,因为“我已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了”, 从2016年到现在“背着井离开家乡”已经五年有余。
所幸我所踏入中铁上海工程局这便成了心之所爱,这六年从山东到西藏、从西藏到四川、从四川再到山东、又到山西,我用工作丈量着祖国的山河,也见证了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潍烟高铁……从无到有。
一进项目深似海,工程不完我不退,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抢工期、赶进度,5+2、白+黑、晴+雨早已是我工作的常态,大概因为“背的井”越来越重,回家的时间越来越短,离家也越来越远,项目上、工程上倒是变成了“我的家”。唯一的安慰大概就是千千万万人因为我们的工程缩短了回家的距离。为了拉近千万人回家的路,我的家无意间变成了客栈,一家有父母等待的客栈,一家能让我放下“井”的客栈。
大概是因为“背着井”离乡,无力感愈发涌上心头,作为青壮劳动力却缺席农忙时节;作为儿子却很少陪在父母身边,终究是辜负了“我要带爸妈去看天安门”的少时“豪言”;作为家庭重要一员,缺席了很多重要时刻,比如与我“相爱相杀”的姐姐吐槽我“不着家”的时候总是无法辩驳……似乎家人围坐灯火可亲越来越远。
2022年的春节,在家度过了短暂也漫长的八天,八天的时间很短,也只是和家人一起吃了几次饭,放假前规划的很多事情也未一一完成,但是八天的时间也很漫长,终于“抢到”搬梯子贴对联这种需要智慧与体力并存的工作、终于可以在天冷的时候为父亲披上一件棉衣、终于没有缺席除夕的团圆饭、终于可以在假期做家人的全职司机、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下厨做饭……
在家的时间感受到了久违的心安,大概可能是因为“没有背着井”。
我走过了祖国的南北西东,看过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但是最美的风景还是那条归家的路,因为路的尽头我可以放下“井”,心安的做个孩子。“背井离乡”是工程人的日常,也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坐着我们建设的高铁归家,无愧于职业、无愧于守望的父母、无愧于“背井”离开的时间和距离。
待到工程完美竣工时,即是归家之时!(中铁上海工程局七公司 马昭)
责任编辑:李玥
2022-11-09 18:14:30
2022-11-09 12:03:5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