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南京引才机制,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新区施新政,江海纳贤才”国家级新区引才政策观察实践团步履不停。2022年8月11日,团队成员郑乐天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马丁老师就南京市人才引进政策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线上访谈,此次访谈收获颇丰。
首先,马丁老师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引才政策。南京师范大学每年会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学校引进人才、招聘人才的计划,其中包括空缺岗位情况及便利条件的提供情况等各个方面。为更好地落实政策,南京师范大学的引才政策是非常的细化的,会对人才提出具体的要求,根据人才达到什么样的层级,然后给予相应的支持。马丁老师指出,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中国的大多数高校都能够认识到人才是学校的重要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对于做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来说,人才都是最基本的条件。
接着,马丁老师对南京整个城市的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是作为国家级新区的江北新区的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分享。江北新区与高校、研究机构不同,它特别重视对于创业人才的引进,旨在能够吸引海内外的专家能够在江北新区落户、开办企业。所以,它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比如提供启动资金,或者提供几年内免租金或者较少租金的办公场所,以及加入各种项目的资助。此外,马丁老师介绍道,南京市以及江苏的其他地区,比如无锡、苏州等,都有各自的人才引进政策,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省份和城市有自己相应的政策导向,比如江苏特别重视六大人才高峰的建设。在几个重点发展的领域里面,有相应的政策配套。
随后,马丁老师通过身边人才引进的实例对南京引才政策的成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南京的引才政策包括人才住房、子女教育、驾照办理等各个方面,并且通过本地宝等各种渠道的广泛的宣传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江北新区,它作为一个全国或者说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的高地,所提出的简政放权的政策对于企业以及人才来说具备很大的吸引力。
最后,马丁老师提出了自己对于我国城市引才政策的期待。一方面是人才绩效的评价需要做一个更长期的规划。因为部分研究特别是基础性研究需要很多人通力合作以及多年的持续的钻研,如果评价的机制太单一,就很容易产生偏向功利性的思维。这对于基础学科的人才来说是不利的,而且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也是不利的。所以,如果有些长效机制会更加合理。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团队人才的引进。当前的引才政策往往更加注重对个体的吸引,其实很多的工作的开展是要协同计划,需要把团队内甚至团队之间的合作都做好。目前可能因为经济资助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主要局限于吸引个人,但其实高层次人才往往是带有自己的团队的。因此,马丁老师认为可以在该方面做进一步的尝试。
从此次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南京人才引进的政策既在制定方面细致周到,又在实施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成效。马丁老师对于南京人才引进政策的解读为实践团队进一步调研实践夯实了理论基础,助力实践团接续前行。(作者:郑乐天)
责任编辑:李真
2022-08-14 20:31:32
2022-08-13 01:55:58
2022-08-11 22:58:43
2022-08-11 18:26:5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