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人民至上”解开“为民钥匙”
2024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篇文章如同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这一精神,持之以恒地为人民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立起“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信仰之跃”,解锁理想之“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之感”。一切脱离人民的理 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 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刻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韧和毅力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找准为民服务的切入点。百余年来的奋斗史刻画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程,时时刻刻体现着“人民至上”的前进之路,人民不仅仅是国家的主人,更是国家的基石。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确保每一项政策措施都能落到实处,真真切切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上,做到学思行体悟,知行合一,用心用情为人民造福,让人民满意。
树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鸿鹄之志”,解锁实干之“匙”,筑牢人民群众的 I “幸福之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党员干部要有“以人为本”的情怀和担当,积极作为,不断谱写出人民满意的答卷,杜绝“形势主义”,光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是不行的,要真抓实干,拿出“真本领、真功夫”,切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踏踏实实当好干部,勤勤恳恳做好公仆,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须注重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行”贯通,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到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怕艰难困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
铸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忧民之心”, 解锁奉献之“匙”,树牢人民群众的“安全之墙”。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上“行稳致远”。先有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后有焦裕禄“干工作,要走上步,看下步,心里想着第三步。要走在工作的前头,争取主动,一步主动,步步主动;一步被动,步步跟不上。”正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扎根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无私奉献,才为人民构建起了一道道让百姓心安的“防线”。一颗颗赤诚之心,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找准为民服务的基准,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江西省贵溪市滨江镇黄坑村 江姝琪)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5-30 18:09:34
2024-05-23 18:17:19
2024-05-20 21:37:3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