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服务为民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稳”字,既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深悟“稳”字密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
读懂“稳”字密码,把准前行方向
“稳”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实践智慧。稳,不是停滞不前,而是稳中求进;不是保守僵化,而是守正创新。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稳”的核心要义,认识到“稳”是发展的基石,是改革的保障,是民生的根本。只有稳,才能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只有稳,才能为改革创新提供空间;只有稳,才能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读懂“稳”字密码,要求党员干部具备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要善于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工作,从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把握规律。只有把“稳”的要求融入思 想深处,才能在行动上坚定不移,在落实上不折不扣。
切实践行“稳”字要求,做实为民实事
“稳”字密码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把“稳”的要求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抓在手上,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践行“稳”字要求,还需要党员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口号式”落实、“盆景式”作秀。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地生根,每一项工作都能取得实效。只有在实干中践行“稳”的要求,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以“稳”促“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稳”是手段,“进”是目的。党员干部要在稳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在“稳”中寻找机遇,在“稳”中谋求突破,在“稳”中实现跨越。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敢于探索新路径,敢于迎接新挑战,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要始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挑战面前不畏惧。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稳”字密码,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指南针,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稳”字背后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行动纲领,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稳”字作为为民服务的根本遵循,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员干部还要在作风建设上稳根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将“稳”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员干部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扛起责任、担当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3-15 21:12:50
2025-03-14 18:15:00
2025-03-13 19:11:3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