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碰撞显魅力,交流探索共提升
2024年8月30日上午,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小学数学组在益海讲堂举行了数学经验分享交流活动。本次经验交流分享会旨在汇聚全校数学教师的智慧,共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张婷老师,就“细‘数’往昔,‘学’究未来”,展开了分享。张老师结合一年级上册“分类”部分为老师们讲解,在教学这一板块时,需要小朋友自己动手经历整理的过程,感受物品分类的标准,体会到分类的作用。张老师又分享了“位置与顺序板块”,需要学生借助观察和动手操作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了解前后、上下、左右位置的相对性,并非是绝对的。张老师借助多样化的例题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颜巧玲老师就“测量中的问题”为老师们进行经验分享。首先梳理了本单元的重难点,然后提醒教师要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等各种活动,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李娟老师以“解决周长问题”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李老师指出周长部分的知识点不算很多,但是考试基本都是对知识的变形。李老师先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重点在知识逆推,然后借助“画图、拼图、裁剪、铁丝围图、不规则图”等题型,进行了具体的讲解,提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卡纸来“剪一剪、拼一拼、围一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意思。
张晓羽老师以“运算律的重难点”为主题分享。张老师梳理了“线与角”单元的知识脉络,找到了本单元知识的重难点,并为我们举例分析了,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给出了多样的方式方法。“运算律”这一单元要求学生:1.看清运算符号,注意数据陷阱。2.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张老师还用表格整理出这一单元的所有知识点,让知识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眼前。
杨晓会老师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题进行分享。杨老师就五年级上册“代数部分、几何部分”中的易错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杨老师特别指出,很多的知识点与低年级的知识有前后联系,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知识来帮助学生唤醒沉睡的记忆。杨老师在分享几何部分时,借助网络画板,更加清楚的找到图形变化前后之间的对应关系。
张祥贵老师就“夯实基础 优化教学 培优辅差 生生互动”与老师分享。张老师提出:1.学生要深度学习2.学生的练习要基于习题3.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4.教师教生、生辅导生。张老师自己搜集了许多的习题,整理成册,给学生提供更多题目的类型,都是基于平时练习的变形。张老师抓住题目的特点,进行适当改变形成一个问题串,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教学成果斐然。
本次交流分享,不仅是一次教学方法的探讨,更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的对话。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热情与创新,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携手合作,不断探索、实践、分享,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祁霞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2024-08-26 18:12:17
2024-08-22 12:07:2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