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寻根丹东行,红色传承铸心魂——辽宁师范大学“循迹·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
为积极响应国家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号召,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循迹·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在贾舒涵副书记的指导下,由魏昕怡同学带队,于2024年8月8日至8月10日赴辽宁省丹东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共青团丹东市委员会、永昌街道振八社区相关领导的支持和校方领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鸭绿江断桥等红色教育基地,并在丹东永昌街道振八社区进行线上线下的宣讲,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将这份精神财富传递给更多的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时空隧道,英雄故事
经过数小时的旅程,实践团抵达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携手永昌街道振八社区,共同进行了纪念馆的参观。踏入馆内,成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馆内的历史场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得以生动再现,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成员们在志愿军战士的遗物前驻足,每一张照片、每一封信件都让他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宝贵。他们的目光在展品间徘徊,心中涌起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敬仰。在互动体验区,成员们通过模拟战斗的情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振八社区共同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魏昕怡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馆内进行互动体验魏昕怡 摄
缅怀忠烈,传承精神
随后,实践团缓缓步入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却掩盖不住历史的沉重。成员们在烈士纪念碑前献上鲜花,他们低头默哀,表达对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的深切缅怀。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他们聆听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份精神,实践团成员们还参与了陵园的维护工作,他们细心地清扫落叶,修剪花草,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英烈的敬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和奉献的快乐,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
图为实践团成员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刘思涵摄
断桥沉思,历史回响
沿着鸭绿江畔,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著名的鸭绿江断桥。站在这座见证了历史的断桥上,学子们远眺对岸,思绪万千。断桥的每一处痕迹都讲述着战争的惨烈,而江水的流淌则似乎在诉说着和平的可贵。断桥两边响起的红色革命歌曲,激励着成员们奋勇向前,他们在这里沉思,体会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今日的安宁。实践团成员与当地人亲切互动,倾听他们口中的红色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鸭绿江断桥魏昕怡 摄
聆听往昔,书写和平
走进丹东永昌街道振八社区,成员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社区的居民们讲述了他们亲历的抗美援朝故事,那些生动的细节和感人的情节让成员们深受触动,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年轻一代的启迪和教育。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开展分享会魏昕怡 摄
值得一提的是,成员们在社区中还遇上了前来向社区工作人员表达感谢,赠送锦旗的老人。原来,社区工作人员及时解决了老人们家中的停电问题,这份及时的帮助让老人们感到无比温暖。“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这是社区书记的工作信条。老人们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社区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社区和谐氛围的一种体现。
图为实社区居民来到社区送锦旗魏昕怡 摄
实地考察后,成员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进行了线上和线下形式的宣讲,在宣讲中,成员们分享了他们对和平的深刻感悟以及参观后的深刻思考,学生听后感慨道:“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加理解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引起了线上和线下群众的广泛共鸣。宣讲活动还包括了与社区孩子们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在成员们的带领下,共同书写了给抗美援朝烈士的纪念书信,用笔尖传递着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这一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历史,更激发了他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向往。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宣讲魏昕怡 摄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循迹·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的丹东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教育学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他们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铭记于心。随着列车缓缓驶出丹东,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深刻的感悟,继续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
[王 晨曦 魏昕怡]
[指导教师:贾舒涵]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19 09:59:52
2024-08-13 20:33:11
2024-08-08 18:05:34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