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实践: 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
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深入推进普通话普及程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花开仲夏,丹心绘梦”实践队,依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聚沙公益协会,赴许昌禹州方岗镇通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走进当地方岗镇第一中心小学,走近少年儿童,为他们宣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亲自指导孩子们学习普通话。团队成员们用生动的案例、有趣的互动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中,实践队员张景然通过日常的河南方言为例,作为宣讲的引入。他通过汉语中河南方言和普通话的日常用语发音进行对比,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普通话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引导孩子们思考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让他们明白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的必要性。随后,他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孩子们在彼此的对话中,亲身体验到普通话在日常交流中的便利。

图为张景然在宣讲中和孩子们互动
当张景然将宣讲引入正题后,他从法律的层面为孩子们讲解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影响。他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内容,向孩子们解释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他谈到推广普通话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随后张景然在宣讲中,为孩子们讲解了普通话的发音要领。普通话发音要求字正腔圆,发音准确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他通过示范发音、带读、纠正发音等方式,让孩子们逐渐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方法。张景然还特别强调了声母、韵母和声调在普通话发音中的重要性,他耐心地指导孩子们进行发音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他还鼓励孩子们多听、多说、多练习,要在日常习惯使用普通话的语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同时,他细心地纠正孩子们发音中的错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每个音节的发音技巧。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跟着模仿,有的低头思考,仿佛都被普通话的魅力所吸引。
在另一场宣讲中,实践队员马一恒通过询问孩子们“如果没有普通话,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从而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表示如果没有普通话,和外地来的同学交流就会很困难;有的则认为没有普通话,可能连电视上的新闻都听不懂了。马一恒肯定了孩子们的回答,并告诉他们,普通话不仅是我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我们连接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图为实践队员马一恒开展普通话宣讲
除了在宣讲中进行示范和讲解,实践队员们还利用空余时间,对于在学习普通话中存在困难的孩子进行交流辅导。他们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发音问题,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和指导。在孩子们的眼中,实践队员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引路人和朋友。在方岗镇第一中心小学中,实践队员们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普通话的知识和技能,更为他们带来了对普通话的热爱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宣讲合影
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一项语言工程,更是一项文化工程。它关乎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文明进步。实践团队将继续扎根基层,将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广泛。实践队员们将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的理念,通过推普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09 18:20:22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