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丨探索环太湖乡村,构建乡村振兴框架:灵°团队在环太湖地区开展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调研
导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6稳6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两份意见文件提出,坚持生态优先,文化为根,以人为本,融合发展,规范有序5个方面,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
为调研环太湖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现状,总结并推广乡村高质量发展模式,苏州城市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校级立项团队——“灵°”以苏州市、无锡市、湖州市等环太湖地区乡村为着眼点,对乡村振兴的路径开展深入的分析调研。
林渡振兴,乡村共富
7月4日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林渡暖村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过去依赖农业为主的林渡暖村,通过实施农乡村振兴计划并发展农文旅三产融合策略,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成功开发出吸引游客的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提升。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灵°游览林渡暖村,正式开展此次实地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游览林渡暖村)
个人专访,政协委员
在林渡暖村内,灵°团队成员通过个人专访的方式,从政协委员、工作人员的不同视角,深入了解到林渡暖村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思路,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在与苏州市吴中区政协委员王俊清委员的交谈中,重点讨论了王俊清委员提出的“1.5产业”。“1.5产业”是依托于林渡暖村原有的农产品发展手工业,从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比如,通过将林渡暖村产的横泾大米进行加工得到酒、陈醋等产品。这样一来,尽管种出的是大米,但其价值大大提高。

(图为团队成员与王俊清委员进行访谈)
随后,团队成员对村里的原住民进行访谈,了解到林渡暖村的发展对于村民带来的改变,以及村民与产业间的相互促进。认识到乡村治理和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原住民的保护、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旅产业的积极作用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采访退休村民徐大爷)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原住民奶奶)
采访创业者,听创业理念
在调研过程中,灵°团队还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的形式,与林渡暖村书店店长进行交流,了解店铺在林渡暖村内的经营发展理念以及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方式。林渡暖村的书店不仅是一个阅读和购买书籍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流平台,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以及自主设计的产品,吸引广泛的顾客群体,并推广一种回归自然、富有情怀的生活方式。

(图为团队成员对书店店长进行调研)
结语
林渡暖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更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文化的色彩。林渡暖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创新、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案例。“灵°”团队通过对林渡暖村进行实地考察,旨在总结出环太湖地区乡村振兴普遍的、可适用的策略,打造一批以维护生态为基础的高品质乡村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路线,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乡村经济繁荣共同发展。期待本项目能够为环太湖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灵°团队合影)
(图文:缪昕彤)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09 18:20:22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