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月更圆
作者 /杨七七
今年9月,我在区福利院做志愿者,向福利院的孩子们提供非洲鼓、粤语歌、武术及韵律操教学,为院里“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演出做准备。
9月11日,是我去教学的第一天,我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区福利院的院民95%都不是“全乎”人,能参加学习的已经是各班组工作人员精挑细选:但依然有的看不见,有的听不见,有的肢体残缺,有的反应缓慢,精细化动作欠缺,说1234,回答5678。发现问题后,我迅速调整教学模式:手势+口径+1对1精细化教学,有时一个节拍、一个动作得重复辅导上百次。
虽不能算是正常人,但院民的喜怒哀乐一样不少,自尊心也很强。学得慢的会着急发脾气。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更多关爱,获得更多关注。面对每一个都需要特殊关爱的福利院孩子,我的压力空前巨大,稍有不注意,就会引起一场“情绪大战”。我不断调整教学方案,让学得快、掌握好的院民教学得慢的。告诉孩子们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更多是拥有一份友爱互助的情怀。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得到提高。
陈跃(化名)是孩子们中的优等生,一开始也觉得教别人没有思路,自己觉得没法教,我一边鼓励他,一边坦诚告诉他,我自己也练了50遍才找到教他们的方法,我们都是凡人,不是天才。他若有所思,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王浩(化名)是一名聋哑人,我不会手语,和他沟通非常难。为此我特意请教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教授,她告诉我,每一个聋哑人使用的手语因受教育基础不同,手语也不相同,就像我们说各地方言一样。除非长期生活在一起,不然很难懂得他的手势。王浩听不见,很怕自己学习落后,每天都早早来到教室,只为比别人来得早些,可以多学一些。
有的孩子对武术感兴趣,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孩子们的喜好种类很多,我会的音体美品类有限,恨不得自己能有七十二般变化。有一名孩子跟我说,他想学钢琴。一下子把我难住了,说实话,我虽有些钢琴基础,但按照目前的工作生活节奏,是没有时间练琴的。在福利院志愿服务的日子里,看到院里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尽管有的看不见)、对学习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我是没有这个勇气说出“不”、拒绝的话语着实说不出口。我买了一本简易流行曲钢琴教材,运用“见缝插针”式学习模式,自己先研究。教福利院的孩子难度更高,自己不摸索透彻,是教不好他们的。
基层工作第9年,遇到的问题90%都是困难。太多感慨,每次遇到难题,只有训练自己用冷静的态度,问题导向的思维面对,合法合情解决。破解难题,唯爱至上。院民看似“不正常”,但对他的态度,他可以百分百感知。在福利院志愿服务以来,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与支持,院里的特教老师和有自理能力的院民也积极帮助我,这也坚定了我把志愿服务继续下去的决心。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有自理能力的院民张成(化名)跟我说,他想学朗诵,我问他有没有喜欢的诗词,他说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时间,我有些难受,中秋将至,他应该是想家了。在福利院做志愿服务是很辛苦的,也是需要情怀的。我一直认为,服务特殊群体,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带去自信和希望。于是我跟张成说,苏轼有一首诗《水调歌头》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年中秋月更圆,把爱种在心田,让爱延续,明年亦更圆!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09 18:20:22
2024-07-01 18:24:3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