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求索力量,高校学生跨越1600公里重走教育长征路
用脚步丈量求索力量,高校学生跨越1600公里重走教育长征路

实践队员在橘子洲的合影。杨皓鑫供图
2023年7月7日至1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追随历史的脚步,从长沙出发,沿着87年前由西南联大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的足迹,深入衡阳、安顺、昆明及蒙自等地,开展了一场旨在追寻西南联大历史旧影、弘扬其光辉岁月与精神的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深受青年作家杨潇所著《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一书的启发,团队成员们渴望通过亲身体验,与那段传奇历史产生共鸣,感受西南联大师生在战火纷飞中坚持学术、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
首站中南大学,团队成员们站在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的旧址前,凝视着“和平楼”与“民主楼”斑驳的墙砖,仿佛能听到当年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感受到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文化的坚守。随后,他们前往衡阳衡山,这里的圣经学院遗址是西南联大文学院曾经的避风港,团队成员在攀登衡山的过程中,不仅领略了自然之美,更深刻体会到了西南联大师生在逆境中坚持学术研究的坚韧不拔。

衡山圣经学院旧址。博主“仰望系”供图
在安顺文庙,团队成员们齐声朗读杨潇书中的片段,用这种方式向那段光辉岁月致敬。随后,他们继续前行,抵达了西南联大旧址博物馆及蒙自分校旧址,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了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坚持办学的艰辛与辉煌。

实践队员在安顺文庙阅读《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左高珣供图

实践队员观看联大博物馆内的展品。陈浚羽供图
在云南师范大学,团队不仅参观了联大纪念碑与原教室,还与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双方共同探讨了西南联大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进一步增强了传承与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决心。

云南师范大学杨胜荣教授给实践队员讲解联大纪念碑。陈浚羽供图

实践队员与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进行交流分享。潘杨译菡供图
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宋庆培感慨道:“这次旅行让我深刻认识到,西南联大的精神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它教会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知识的追求、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责任感都是永恒不变的。”
团队指导老师也表示:“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与洗礼。它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更加坚定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的决心。我们相信,西南联大的精神将会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光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不断前行。”

实践团队在西南联大博物馆的合影。陈浚羽供图
(作者:张朝瑞)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17 12:25: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