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轻工学子化身农田“膜”法师,以科技赋能西吉助力乡村振兴
7月19-7月23日,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柔性电子)学院“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开展“乡村振兴•青春笃行”实践专项活动。
西部福地,吉祥如意
团队赴将台堡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实践团成员紧跟讲解员的脚步,共同感受红军会师纪念碑的巍峨及将台堡城墙的沧桑,在纪念馆内,听着讲解员向大家讲述红军长征的艰难历史,缅怀先烈,坚定了成员们弘扬长征精神的决心。团队以将台堡会师作为长征路的终点,以科技兴农为新的起点,踏上新的“长征路”。

实践团在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园。“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杨凡摄
“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全国生态文化村——龙王坝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龙王坝村这个曾被联合国评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如今已经完成蜕变,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不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是满目葱茏,绿 水青山。同时,龙王坝村还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成功打造了万亩龙马梯田蔬菜公园,为这个小村庄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焦书记与吕霞老师交谈。“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杨凡摄
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队参观并介绍了民宿一条街、乡村科技馆、中医馆等新质生产力。随后焦健鹏书记热情的接待了社会实践团队,向团队介绍了龙王坝村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模式。
随后,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在会议室隆重举行。首先,焦书记对莅临的社会实践团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接着,吕霞老师为与会人员详细阐述了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基本概况。焦书记在发言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推动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他殷切期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走进龙王坝村,为该村的文化旅游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最后,焦书记向吕霞老师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希望日后能够促进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与与合作此次活动。

实践团在龙王坝村进行揭牌仪式。“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李钰摄
会议结束后,基地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队来到了龙王坝村蔬菜种植基地,介绍当地种植模式以及特色农作物“黑美人”土豆,同时团队调研了基地地膜的使用周期、使用材质、使用规模以及回收方式,调研发现地膜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实践团负责人王寒梦羽实地调研地膜。“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杨凡摄
科技富农,共创未来
团队与团西吉县委书记于宁夏金曜塑业有限公司开展了研学活动座谈会。会议上,团县委书记从红色历史背景,人文历史,农业资源,文旅资源等方面向实践团队介绍了西吉的文化色彩,并向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

实践团与县团委书记进行座谈会。“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李钰摄
团队结合陕西科技大学科锐新材料研究所生物质地膜相关研究成果,同团县委书记进行技术交流和商讨调研安排。卢柏河书记表示:“传统的地膜大多为PE材料制成,不仅产生白色污染,每年更需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回收地膜,会提高生产成本。“团队带队教师吕霞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沿革、学科发展和科研实力。团队负责人王寒梦羽详细介绍了科锐新材料研究所研发的骨胶可降解地膜。骨胶地膜的原材料来源于废弃畜禽骨,而地膜又可为作物”保驾护航“补充氮源,其可降解性可以有效避免白色污染,且相比市面上的可降解地膜,生产成本更低,力学性能优异,降解的时间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更加适合当地的农业状况。

卢书记介绍西吉地膜现状。“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李钰摄
座谈会结束后,“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向团县委书记表达了感谢,并赠与学院特色皮革文创产品。团县委书记对实践团队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协助团队联系相关企业,做好定点对接,积极与当地地膜龙头企业接洽,深入交流骨胶地膜技术,为西吉农业赋能。

实践团赠送卢书记学校特色文创。“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杨凡摄
覆膜兴农,携手共赢
团队成员走进宁夏金曜塑业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文化与工业的交融之旅。首先,在参观展馆工程中,团队成员被西吉悠久的历史深深吸引,从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到红色革命的辉煌篇章,再到新时代西吉人民的奋斗精神,每一处都闪耀着西吉独有的光芒。这里,不仅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更是“中国首个文学之乡”,每一份荣誉都是西吉人民不懈努力的见证。金曜人秉承艰苦奋斗精神,勇担社会责任,不忘初心,携手共创产业兴旺、乡村美丽、人民富裕的新宁夏蓝图。

实践团参观宁夏金曜塑业。“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李钰摄
随后,团队成员深入金耀塑业生产车间,亲眼见证了地膜生产线与废弃地膜的转化技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金耀塑业不仅致力于农用地膜的生产,更积极探索废弃地膜的回收利用。金曜塑业严格按照"谁供膜、谁回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投资7600多万元建设了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基地,打破了以往残膜补贴补给加工企业的固有模式,将所有政府补贴都补给农户,带动当地农户积极参与"白色污染"防治工作,从而实现了废旧资源再利用、保护环境及农户二次增收的多重效果,为西吉绿色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实践团参观宁夏金曜塑业。“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杨凡摄
最后,我们与企业开展了技术交流会。会上,企业对实践团队的技术原料提出严格要求:颗粒母料需在极端高温下保持稳定以保证生产安全;同时,双方在粘稠度的精准调控上达成共识,以保障生产顺畅与产品质量;关于抗老化性能测试方案的探讨尤为详尽,结合宁夏多变的紫外线环境,模拟当地环境进行测试,使地膜耐用性达到最优。

宁夏金曜塑业高总查看团队实验室样品地膜。“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杨凡摄
助农兴吉,共绘振兴
“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西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踏上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征途。“西吉好东西”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西吉人民辛勤耕耘、产业振兴的见证。55个品牌齐亮相,每一款产品背后都承载着西吉的故事与希望。

实践团队与宁夏西吉电子商务中心工作人员合影。“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李钰摄
团队成员化身主播,将镜头对准西吉优质农产品,从马铃薯制品到亚麻籽油,从冷凉蔬菜到优质杂粮,每一款都讲述着西吉的故事,每一句介绍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观看人数从日常的稀疏攀升至1200余人,让“西吉好东西”的品牌更加响亮,也让乡村振兴的道路更加宽广。数字经济的力量,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实践团队进行直播。“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李钰摄
展望未来,“沙土地里的春天”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利用专业特长为科技兴农和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寒梦羽)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17 12:25: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