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学子三下乡:为有担当多壮志,初心坚守更映红
家国处处舞雩风,青年灼灼应节舞。一百零三年前的画舫,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华民族有了前进的方向。值此七一建党节之际,为发扬红色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组建“童心向阳,普音助航”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1日-7月7日重走红色足迹,体悟红色文化,在服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传承红色血脉,发扬红色精神。
一、暮去春来心如故,心怀家国耀明烛
7月1日上午,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参观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全面揭示了其战时犯罪、战争责任和战后贻害,启示世人认识、铭记、思考和汲取历史教训进而全面而深刻地反思战争与医学、战争与良知、战争与和平,尊重人权与自由,倡导文明与和平。吾辈青年应承载铭记历史之责,担当祈愿和平之任,守望良知,捍卫和平,严防历史悲剧的重演。
7月1日下午,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无不在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在这里,团队成员们找到前行的力量,感受信仰的光芒,更加坚定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既处桐山道途中,何负岁华忘热风
7月2日,志愿服务队于通河县朝 鲜 族学校开展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服务队成员们开展了普通话演讲比赛,学生们围绕“我与普通话”的主题,分享了自己学习普通话的经历、感悟以及未来的展望。服务队也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课程,通过红色歌曲生动讲述了百年来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不懈奋斗的历程。
7月3日,志愿服务队于通河县第五小学校开展活动,向同学们介绍了普通话的由来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服务队成员为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地方的民歌,让同学们感受各个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加清楚普通话是连结各个民族的桥梁和纽带,全国人民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工具,更加清晰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7月4日,志愿服务队在五大连池龙门农场学校开展活动,活动伊始,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通过校长致辞、学生代表发言等方式,强调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重要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加深了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了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筚路蓝缕护国安,吾辈始应思红船
7月5日上午,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共同参观了北安博物馆,北安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完整省级人民民主政权诞生地,又被称为“塞北延安”。博物馆弘扬了广大军民在抗日战争、人民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功绩,是北安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队成员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7月5日下午,服务队成员们参观了北安市庆华军工遣址博物馆,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枪械为主题的博物馆,系统展示了中国枪械的研发生产历程。庆华是轻武器的代名词,展示平凡而伟大的贡献,团队会永远铭记庆华人创造的历史及其承载着的未来。
四、人既发扬踔厉以,民族邦国必兴起
7月6日,志愿服务队来到通河县综合服务养老中心。服务队成员准备慰问品并看望老人,与老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陪伴他们聊天、读书、下棋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7月7日,志愿服务队走访了新兴鄂伦春族乡、胜利屯满族达斡尔族村、俄罗斯民族村并开展活动。团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鄂伦春族文化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传承的措施。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参观非遗工坊等形式,深入了解这些技艺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任重道远。”身处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吾辈青年志士,不应把光阴浪费在互窥互探、趋炎附势中,而应把年华融入到中国梦,将岁月染上中国红。明烛长耀红船处,前程似锦望穹苍;热风仍涌青春时,鹰击长空方破浪。
作者:玄赞民、裴雪妍、谭丰宜
图片:罗晴、苏琳、杨惠欣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17 12:25: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