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钱仁义|从心、肝、脾三脏论治失眠
经云太医互联网医院脑康诊疗专家工作室整理编辑,分享名老中医诊治经验,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辨证治疗。
钱仁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知名专家,国务院五部委批准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担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区域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分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河南省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免疫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等职务,从事临床、科研近40年。
擅长治疗:运用中医治疗各种头痛、头晕、失眠、周围神经病、震颤、焦虑、抑郁、脑梗后遗症等,对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危重病、疑难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深受患者信赖。
随着经济发展,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酒食美味,琳琅满目,人们的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而不得安眠;且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压力加大,加之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多,费心劳神、精神紧张、焦虑郁怒时生,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 心神,神不安则不寐。若肝郁及脾,脾失健运,运化水湿功能失常,聚湿生痰,若肝郁日久,化火伤阴,水不涵木,阴不制阳,易见失眠。
钱仁义教授认为,失眠的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若肝脾不和,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致脾失健运,脾虚生湿,聚湿生痰,肝郁日久,化火伤津,痰热互结上扰心神;在辨证时应首辨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实证多数气滞、痰热、火郁;他提出在治疗上应从心肝、脾胃论治,总的治疗原则为平肝潜阳,疏肝解郁,清化痰热,健脾化湿。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饮食不规律,易致肝脾功能受损,所以从肝脾论治尤见重要,钱仁义教授在治疗肝火扰心型常以天麻、钩藤平肝潜阳,并配合安神药物,对于痰热内扰型其常以半夏、白术清热化痰健脾,并配合安神药物;在治疗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时,钱教授善用龙骨、牡蛎收敛心气,镇心安神,此法借鉴张锡纯临床经验,张氏提出“两药合用,每能益其功而又补各自之不足”。
最后,钱仁义教授指出,现代医学治疗失眠多采用镇静类药物治疗,虽然短期内即可发挥功效,但长期应用会产生成瘾性,大量应用还会对脏器产生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7-09 18:20:22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