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体育课实行方法创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中学体育课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各中学纷纷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学新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近日,记者走访了多所学校,了解了新课标下中学体育课的实行方法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中学体育课不再仅仅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某中学作为江苏省新课程改革全样本实验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实行选项教学。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表示,选项教学旨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该校,高中阶段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力,每学年选择4个模块(高三为3个模块)的体育课程,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学校还开设了初级班和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除了选项教学,新课标还倡导大单元教学实践。在大单元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不仅要进行学科内容的整合,还要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团队合作素养的提升以及体育品格与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初中阶段,球类运动教学需达到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等不同层级的目标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主题,如“狭小空间内对抗运动”、“场内区域攻防中的技战术组合运用”等,进行运动技能的集中性教授,并让学生当堂学练,形成教学评一体化课程结构。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项目,设计针对性的训练任务。以排球大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卡、技能剖析卡等辅助工具,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排球垫球、传球、发球等具体动作。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薄弱环节精讲多练,促进学生对排球运动技能的掌握。
此外,新课标下的体育课评价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新课标则强调评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口头评价、展示或比赛评价、成长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评价学生的课内体育学习态度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等。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课实行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还兼顾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中学体育课正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未来的教学中,各中学将继续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体育教学新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能够关注和支持中学体育课的改革与发展,共同推动中学体育教育的不断进步。
文: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马琨然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2-02 21:27:54
2024-11-23 16:16:0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