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亚运遗韵,谱杭城新篇!这个夏天,ZJUT实践团带你探索亚运遗产再利用之路!
双百双进气轩昂
赴行杭城勇担当
探寻实践献良策
亚运遗产焕新光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浙江工业大学组织开展2024年浙江工业大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暨思想政治理 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全校共有484支队伍分赴田间地工厂车间参与实践,他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在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亚韵启杭”暑期社会实践队,围绕“亚运遗产再利用”这一核心主题,深度探访杭州30KM交通圈范围内的15个标志性亚运体育场馆,经过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48份,访谈15余人次,累计获得访谈文字材料29069字,拍摄实地参观照片536张。践行挺膺担当的实践精神,挖掘亚运会举办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开启杭州市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境界贡献青年力量。
▲“亚韵启杭”实践团调研路线图
01 承前启后迎亚运,钱塘江畔开莲花
寻访亚运遗产第一站,“亚韵启杭”实践队来到杭州奥体中心,作为=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举行地,“大莲花”具有承前启后,记录亚运历程的特殊意义。
▲杭州市奥体中心以及大小莲花体育场
走进奥体中心场馆,实践团对场馆运作与开放模式有了初步了解:绝大部分场地免费对民众开放;部分专业性强的设施使用需收取一定费用,以实现高效率的场馆赛后利用。
▲实践团在场馆内部开展采访与问卷调查
在亚运场馆运营公司,实践团成员代表见到了赛后亚运场馆利用负责人。负责人向实践团介绍了亚运场馆再利用计划:进一步开放场馆贴近群众,积极承接承办大小赛事,打造赛事景点,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实践团走访亚运场馆运营公司
参观完奥体中心场馆后,实践团来到杭州亚运会博物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向前,领悟亚运历史长河中厚重的历史内涵与璀璨的体育精神。
▲实践团成员参观亚运会博物馆
02 历史传承映新辉,持续发展秀风采
第二站。实践团成员深入探访萧山体育中心场馆和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充分见证这些场馆在亚运会后焕然一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实践团在杭州拱墅区、萧山区亚运场馆进行走访
“古今交汇,承载无限可能”。 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举重、足球项目比赛场地的萧山体育中心场馆,内部设施齐全,在亚运赛后仍然定期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成为萧山乃至杭州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
▲实践团在杭州萧山体育中心亚运场馆开展实践调研
“运河水波映亚韵,拱墅文体绘宏图”。拱墅运河体育公园是杭州市主城区最大的新建亚运场馆,,通过参观访谈,实践团成员了解场馆转型运营情况、经济财务状况、社会文化影响与未来展望,深刻感受此地蕴含的亚运文化精神。
▲实践团参观拱墅运河体育公园
03亚运传承,高校续新章
后亚运时代,各高校内亚运体育场馆都有各自的“档期计划”。第三站,实践团对浙江工业大学板球馆和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两个高校内亚运场馆进行了重点调研工作。
“因天材就地利,与后亚运共生”。浙江工业大学板球馆设计以“生态美学”为核心,坐落于子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屏峰山麓。。
▲实践团参观浙江工业大学板球馆
该场馆作为目前全国建筑面积最大和浙江省内唯一的板球场地,以其别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象和高水准国际赛事设计标准,受到国际板联和亚组委的肯定。该板球场地,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不仅满足了板球比赛的赛事需求,更作为向使用者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
▲实践团采访浙江工业大学板球馆吴迪老师
实践团成员还有幸采访到了浙江工业大学板球馆副馆长吴迪老师,通过采访实践团得知:当前,板球馆通过承办相关板球赛事,为学生或教练提供学习、培训场地,在服务学校师生及社会公众的同时,做好球馆自身发展建设。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思考及实践中,浙江工业大学板球馆将生命周期规划与多功能发展巧妙融合。
▲俱乐部成员在板球场训练
▲板球课体验项目
“向阳而生,传好亚运星火”。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为亚运会手球项目比赛场馆,它的外形似“太阳花”,体现了一种诗意的浪漫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实践团成员参观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
目前,该场馆已成功转型成为羽毛球竞技场,场馆采用预约模式,面向全校开放,不仅能够满足学校师生的运动需求,还能充分释放学校体育场馆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场馆使用价值。
▲实践团参观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场馆内部并对工作人员访谈
04亚运荣光映钱塘,场馆焕新惠民生
亚韵启杭第四站:目的地是那些曾闪耀亚运舞台的璀璨明珠——杭州体育馆、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与黄龙体育中心。
“承古启新,惠民典范”。杭州体育馆因其独特的马鞍形屋面造型,成为20世纪杭州市标志性体育建筑设施。实践团成员有幸采访到了杭州体育馆副馆长谢波老师。谢老师表示,杭州体育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地位决定了它不能随意修建改造。为满足亚运赛事和今后使用要求,场馆坚持“修旧如故”原则,保留场馆“原汁原味”。
▲实践团成员采访谢波老师
▲实践团成员调研场馆具体情况
“活力社区,运动之源”。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了迎接亚运会,对标国际足球赛事的功能需求,针对照明设施老化、功能照明不足、照明表现形式单一等问题进行了改造提升。
“整个改造过程中,我们始终认准一个目标,那就是突出一流理念,高效整合资源。”体育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场馆秉承“绿色”“节俭”办赛理念,充分围绕、场馆维护、普民惠民等问题改造场馆。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上城区体育中心
“科技人文,交相辉映”。黄龙体育中心有着浙江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体育设施。冠军楼陈列着众多优秀运动员的荣誉与故事。游跳馆作为亚运水球项目比赛场地,设置了可拆卸型泳池,在亚运之后,巧妙地成为面向市民开放的羽毛球和篮球场地。
▲实践团成员参观黄龙体育馆
05专项场馆焕新颜,科技赋能展风华
亚运会圆满落幕,专项赛事场馆以科技之名,与活力并蓄,成为城市现代活力的新地标。
中国杭州电竞中心是备受期待的电子竞技项目的比赛场所之一。实践团成员开展调研,就基本信息和赛后利用情况做了大致了解:除了承接电竞赛事之外,场馆还具备举办赛事、文艺演出、博览会的综合功能。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国杭州电竞中心并对工作人员访谈
钱塘轮滑中心是亚运综合性轮滑中心,二楼的亚运展厅展示了亚运期间的珍贵资料。实践团深入探索了场馆“向市民开放+青少年业余训练+承办大型专业运动会”模式,如今的钱塘轮滑中心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活力现代的文体活动聚集地。
▲实践团成员在钱塘轮滑中心发放问卷开展调研
杭州棋院棋类馆是亚运智力运动的展示窗口,馆内分为多个功能区,包括历史展示区、现代比赛区、互动体验区以及文化交流区。实践团成员走进棋类馆,参与互动体验,探访亚运会上的棋类项目痕迹。
▲实践团成员参观杭州棋院(智力大厦)棋类馆陈设
此次实践,实践团成员充分体会亚运文化脉络,亲历亚运遗产利用之路,“心心相融,@未来”,让我们在感受亚运气息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步履近繁星,征途在山海
紧跟十四五,同行赴实践
探访“浙里”亚运,赋能杭城建设
永处进行时,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0-18 20:15:21
2024-10-13 22:51:11
2024-10-11 18:59:53
2024-10-06 00:36:3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