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比较
摘要:作为有着相同历史背景的儒家和墨家,两家也有着非常相似的思想渊源。但是在孔子之后,墨家与儒家的争辩也越来越激烈。孟子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儒家之“爱”,以情说爱,由爱而仁;墨家之“爱”,以情为理,由理说爱。文章从儒墨“仁爱”与“兼爱”主张分析二者不同点。
关键词:儒家;墨家;仁爱;兼爱;异同
墨家“兼爱”思想的两大支柱是平等和交互,“兼爱”不执着于表现个体,反而是一种只有在群体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的行为准则,关注个体与群体的关联性。儒家“仁爱”思想也包含平等,但却不能将二者笼统地归纳为差等之爱和平等之爱。为此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二者的本质,并进行异同比较。
一、“仁爱”和“兼爱”思想的相似之处
儒家与墨家的“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支持公利反对私利,都认为要内外兼修,下文就具体分析了儒墨两家之“爱”的相似之处。
(一)大公无私之爱
孔子认为臣子辅佐君王应该做到忠心,而忠心要以“仁义”“道德”为标准,统治者代表了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公利。墨家“兼爱”思想的目标是要实现国家公利,有能力的人一定要做“兴天下之利”的事,“利”是利百姓、利国家、利天下。墨子不提倡个人私利,认为如果仅仅追求一己私利,损人利己,那么很难做到“仁义”,任其发展会造成天下大乱。由此可见,儒墨两家对待私利和公利的态度相同,二者有共通之处。
(二)安邦兴国之理想
儒家“仁爱”思想的目的是调节人伦关系,维持社会等级,维护社会安定。孔子曾提出克己复礼,希望社会成员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周礼要求的道德标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划分了不同的社会等级,要求长幼尊卑有序。孔子认为达到这几点后,社会一定可以大同,充满仁爱。孔子用“仁爱”治理国家,实现安邦兴国。
墨家“兼爱”思想是把希望寄托于当权者,要求统治者惠民利民,不发动战争;要求百姓摆脱一己私利,谋求社会公利,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墨子的理想型“兼爱”社会是建立真正的权威,百姓要绝对服从这个权威,只有统一所有人的思想,才能治理好国家。虽然儒墨两家之“爱”有不同的治国思想,但终极理想都是大同天下,本固邦宁。
二、“仁爱”和“兼爱”思想的不同之处
儒墨两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都是爱,对于“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两家却有着不同的思想特点。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兼爱的基本含义是“兼相爱”。两家之爱的内容不同,传递的信息也不同。
(一) 阶级基础之分
春秋末年,生产关系结构发生变化,底层人民反抗,一些达官贵族无法世袭,失去家业,沦为流民,这一类流民后来大多变成了儒士。儒士即泛指知识分子与读书人,推崇孔子学说。孔子出身就是贵族后裔,他的背景阶级就注定了他的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他强调“礼”,强调封建宗法,这就决定了“仁”与“爱”一定会以亲亲为根本,“仁爱”的推广要从爱亲人开始,是一种差异之爱。
墨子出身是木工,木工是社会底层职业,墨子没有显赫身世,但他不以为意,甚至以低贱出身为荣,称自己为“贱人”“北方之鄙人”。由此可见,墨子接触的都是社会底层人民,对所有人的身份都一视同仁。处于底层的他能接触到贫苦百姓的苦难,这就注定了墨子的思想“兼爱”表达的是平民大众的需要,因此“兼爱”呼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无差的爱。
(二) 爱人方式不同
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别的爱,爱别人先要爱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然后再推己及人到爱别人的亲人,最终实现“泛爱众”。“仁爱”是一种由近及远,从亲至疏的爱,倡导“亲亲为大”。墨家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爱、得到爱。墨子认为爱人与利人是双向的行为,主动爱护别人,就能够获得同样的爱。为此墨子提出“兼以异别”,用平等的爱取代不平等有差别的爱,促进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强调交往过程的互惠互利。
(二)道德理想主 义与现实功利主 义之分
儒家与墨家对于爱的出发点和动机不同,仁针对的是道德的完善,兼爱追求的是功利。“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对道德道义的追求可见一斑,孔子所谓的道要求人用仁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与培养伦理道德。孟子也提出“舍身取义”的最高道德标准。由此可见,儒家追求以仁义治天下,“仁”的提出是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高尚,所以说“仁爱”思想有着道德理想主 义的情结。
墨家“兼爱”思想考虑的是现实功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在墨子看来,要想利天下,必须先除天下害,为了除尽天下之害,提出了“兼爱”,即“兼爱天下人”,原则是“兼以易别”。利天下的根本方法与途径,治理好天下的最好方法就是兼爱。墨家思想不同于法家的损人不利己,墨家“兼爱”追求的是利益共享。墨子提倡兼爱有两个目的:一是人与人之间达到“交相利”,一是天与人的关系能得到天之赏。
(三)内在本性与外在约束之分
儒家认为仁爱是人生来就具备的能力,是一种先天本性;而墨家兼爱则表述为天之所欲,是下从上的一种外在约束。仁爱与兼爱的区别就是先天本性和后天约束的不同。
孔子“天生德于予”仁的道德观念是上天诞生人时就赋予人对一种能力与天性,道德是与生俱来的。在孟子看来,人见孺子入井并产生惕怵之心,产生同情和恻隐之心的根源,不是想借此沽名钓誉,不是因为与小孩父母有交情,不是厌恶小孩哭声,而是上天赋予的本能反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儒家强调的仁爱是一种内在本性,是天性。从存在方式来看,仁是人内发的,是内在的东西。
墨家“兼爱”也与上天存在联系,但并不是儒家所说的上天赋予,解读墨子“非命”思想便由可知。兼爱是上天对人行为规范的要求与约束。墨子强调人的行为“莫若法天”,天才是智慧的代表,法天要求人的一切行为都要按照天的要求行事,上天喜欢就做,上天不喜欢的就制止。兼相爱是天之所欲,所以必须做,而并不是人之所欲,更谈不上是人的内在本性。兼爱只是遵从天道,法天的一种途径,甚至可以说是敬畏和讨好上天的方法。
三、总结
总而言之,呼唤爱与以天为本让儒墨两家成为先秦“显学”。儒家维护封建礼法,强调社会秩序的稳定,认为道德内发,追求人格完善的“仁爱”;兼爱平等,功利主 义,上天规范的一种理性之爱。它们对现代社会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与思考,也为我们创建和平世界提供了借鉴。通过儒墨两家“仁爱”“兼爱”思想的比较,由它们的异同,也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社会道德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宿迁学院:周心悦)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2024-08-26 18:12:17
2024-08-22 12:07:2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