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光千里实践团:暑期备战赛事,践行航空报国
2024年7月6日,在指导老师史明双的主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航模队”的19位同学组成的“扶光千里”实践团举行了暑期集训动员会,各组成员分工明确,目标统一,共同备战2024年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东部赛区)选拔赛。他们在航模的设计与制作中开启了忙碌且充实的暑期实践生活,以实际行动感悟“志在长空,航空报国”。
科技创新求突破,航模制作展风采
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对于推动自身以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扶光千里实践团的成员们深知这一点,他们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中,致力于在飞行器设计领域取得突破。
太阳能飞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飞行器,不依赖传统燃料,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友好;具备长续航能力,只要有阳光就能持续获取能量,可长时间在空中运行;运行时静音,适用于对噪音有要求的任务;能在偏远地区或缺乏基础设施的地方更容易获取能源,适应性强;还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步,如太阳能电池、轻质材料和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实践团制作的飞机是小型竞赛航模,但其中蕴含的设计和装配经验不仅对自身学科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帮助,对大型飞机的研发也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成员们从软件模拟仿真到缩比模型试飞,从图纸与材料到稳定可靠的实机,逐步将想法变为现实。
实践,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航模制作阶段,为了保证日后飞行中功率的稳定输出,队员们带着太阳能板来到操场。为了保证太阳能电池片能够实现最大的光电效率,队员们戴上手套防止太阳能电池片上留下指纹影响测量结果。通过模拟飞行器机翼在空中飞行的不同角度,队员们经过测量后确定了合理的太阳能板数量。
图为队员们共同测定太阳能板的功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邢雨曦 供图
进入到具体的航模制作阶段,更大的挑战在等待着队员们。在给飞机安装太阳能电池片时,需要用超轻热缩膜制作飞机机身和机翼的蒙皮,同时根据航模的设计,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航模的表面。初次制作时因为蒙皮收缩不当,性质较脆的电池片碎裂很多,这会导致太阳能电池片提供的功率不足,使航模因为功率不够而不能成功飞行。在接下来的制作中,队员们改进了制作工艺,对蒙皮收缩进行了优化,显著减少了电池片碎裂的数量,为航模的稳定飞行成功排除了一大隐患。
图为队员们正在搭建验证机的机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邢雨曦 供图
“为减轻每一克重量而奋斗”,减重是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中的关键环节。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作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飞机的重量、性能和载重。因此,成员们如履薄冰,不断摸索,夜以继日地修改图纸,交流思想,集思广益,推敲制作和装配工艺,选择轻巧、坚固和适宜的材料,如轻木、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用于制作航模的机身和机翼结构,力求减轻每一克废重,增加每一克载重。
潜心钻研克难题,携手共进铸辉煌
团队成员完成全比例验证机的总装后,于7月20日来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飞行场地进行试飞。热爱可抵酷热炎炎,队员们都赶到了试飞场地观察飞行状态,盼望着亲手设计和制作的飞机成功起飞,直冲云霄。
图为队员们在外场试飞验证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邢雨曦 供图
在第一次试飞时,航模承载着大家的汗水与希望缓缓升空,正当大家准备长吁一口气时,舵机突然失控,飞机在飞行中失去了姿态重重的拍向地面,航模坠毁了。来不及过多的惋惜与难过,队员们明白时间紧迫,在对坠毁原因进行定位分析后毫无怨言地迅速投入到了飞机的重制中。在前期制作中积累经验的帮助下,队员们又快又好的完成了新飞机的制作。又到一次试飞时,在众人紧张且期盼的目光下,飞机稳稳的起飞了。在蓝天的映衬下,蒙皮上阳光的闪烁无不昭示着成功的喜悦,所有队员昂首激动的看着飞机,都深感此前的辛劳与汗水都是值得的。在这次飞行之后,队员们成功获得了关键的试飞数据,顺利完成了设计报告,离比赛又进了一步。
图为飞手在外场进行飞行训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邢雨曦 供图
酷暑见证辛勤汗水,盛夏也剩下无多。在两个月的社会实践中,扶光千里实践团的队员们将课本上的理 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面对不同的困难与挑战永不言弃,不被失败打倒,在团队合作中成功推进了航模制作,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和学科素养。在金秋十月的河北定州,队员们充满斗志与信心,准备好在赛场上放飞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取得优异成绩为校争光。(徐子涵 胡芸嫱)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2024-08-26 18:12:17
2024-08-22 12:07:2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