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实践行,四川农业大学调研团助力犍为新篇章
厚植三农情怀,激发挺膺担当。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组建了“绿色粮仓,智慧未来”乡村振兴调研团奔赴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犍为县政府:开启实践之旅
活动首日,调研团一行受到了犍为县邓坝村政府的热情接待。寿保镇副镇长付春梅和邓坝村第一书记罗琦皓主任为前来的师生详细讲解了邓坝村的建设成效。

邓坝村作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改善人居环境,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标准化公厕,打造文化长廊……其建设成效显著。以产业振兴抓乡村振兴,形成特色鲜明的“山上茶、山下果、水中鱼藕”产业布局。聆听群众心声,探索“议·定·行”议事机制,创新推出议事协商机制。
“7月3日我们刚刚举办了第七届荷花文化旅游季活动,当天接待访客数高达2万人,非常热闹。”罗书记热情介绍道。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邓坝荷花”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连续六届荷花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为犍为县带来了日均6万余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完美结合的典范。
犍为县政府的创新举措与务实作风,为探索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
茉莉花开:犍为县的致富之花
在犍为县花茶站站长吴雪飞的带领下,调研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茉莉花花开馆等地,实地考察了茉莉花的种植现况。

犍为县被誉为“中国茉莉茶之都”,茉莉花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调查,茉莉花基地在长期种植过程中也面临着病虫害和土壤板结的双重挑战。为解决困境,基地响应天赋粮仓的政策方针,探索实施稻花轮作模式,促进基地增产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今,茉莉花亩均纯收益高达1万元至1.6万元,不仅是犍为县的致富之花,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茶产业兴:科技引领新风尚
科技注入活力,创新推动变革。在公司总经理吴明洲的引领下,调研团来到四川奉贵人茶厂参观从生产到包装的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车间。
据介绍,茶厂技术人员通过将数控技术创新应用于茶产业链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既减轻工人负担,又有效减少人工生产的失误频率,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同时茶厂创新推动研发栀子花茶产品,积极与奶茶品牌合作,增加产值及附加价值,带动产业提升,推动农民致富。
在站长吴雪飞的引荐下,调研团来到石溪镇容禾农业欧标茶园深度调研。茶园采用现代高科技喷洒农药方式,使用无人机精准作业,精准把控,提高效率,确保茶叶的优质高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茶园管理黄平树骄傲的说。
为解决茶树的病虫害以及茶树生长状况不良等问题,黄平树通过参加专家讲坛和不断探索实践,得出了适合自己茶园发展的经验理 论。尽管茶园起步艰难,但通过茶园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技术创新,成功打破技术壁垒。
如今,生态茶园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并且通过了欧盟的多项认证,成为了欧标茶园的供应地。
姜黄业盛:传统与现代共舞新篇
在大兴镇叶荷村陈林书记的带领下,调研团来到犍为县大兴镇姜黄种植基地考察。
“今年的姜黄长势特别喜人”看着田野里片片绿油油的姜黄田,陈林书记激动地告诉调研团成员。
据了解,犍为姜黄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犍为县系姜黄的道地产区和最适宜种植区,姜黄产业是犍为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当地政府组织姜农开展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姜黄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以及国际标准的引入,如今,犍为县的姜黄产品远销海外,已成为当地经济的特色标志。
实践万里行,振兴万村悟。未来,“绿色粮仓,智慧未来”乡村振兴调研团将持续致力于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机制,将实践上升至理 论,将理 论推广于实践中,青年实干,科创乡村。(作者:胡雨柔 邓琼 罗惠中)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19 09:59:52
2024-08-13 20:33:11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