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职业学院实践团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风华正茂,逐梦韶华”实践团赴昆明市西山区的杨林港锦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一次深入基层的实践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学习和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四重”、“五美”、“六好”的指导思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实践团成员不仅从理 论上学习了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经验,还在现场考察中切身体验了人工野生菌培育基地的实际运作,深刻体会到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杨林港基地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工野生菌的培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团在到达基地后,首先参观了该基地的人工野生菌培育设施。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成员们了解了从菌包制作到菌种培育,再到最后产品采收的整个流程。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对细节的严格控制和对质量的高标准追求。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在培育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精确调控,以及如何通过营养成分的科学配比,确保培育出的菌类达到最佳的品质和口感。
图为杨林港工作人员向老师及同学介绍杨林港
杨林港基地不仅注重生产的高效性,还非常重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该基地采用了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方法,为人工野生菌的生长提供最接近野生环境的条件。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不仅保护了当地的自然资源,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得培育出的人工野生菌在营养价值和口感上几乎与野生菌无异。通过这样的生产方式,杨林港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为其他农业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杨林港基地深知技术研发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他们与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探索和引进先进的培育技术和新型菌种。通过这些努力,基地成功培育出了多种优质的人工野生菌,不仅丰富了市场的供应,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使得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杨林港的人工野生菌培育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许多当地居民通过参与基地的生产和管理,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同时,这一产业链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物流、包装、销售等,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杨林港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其成功经验值得在更广泛的地区推广。
图为实践团队和杨林港工作人员在人工野生菌前合影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他们不仅看到了理 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还亲身体验到了科技与农业结合的巨大潜力。杨林港基地在人工野生菌培育领域取得的成绩,不仅展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证明了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可以兼得的可行性。
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调研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如何将理 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何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融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他们也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具体实施情况,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切实变化。
未来,实践团希望能继续深入基层,学习和借鉴更多成功的乡村振兴案例。他们计划将所学的知识带回课堂,与更多同学分享,同时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立志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林港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开拓,更在于其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卓越贡献。这次实践调研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杨林港这样的典范会越来越多,中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梁峰铭)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19 09:59:52
2024-08-13 20:33:11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