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2024年小学语文任务群视域下“越读·成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彭州中学附属小学举行
菜花金黄
春光作序
万物和鸣
为了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彭州市2024年小学语文任务群视域下“越读·成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于3月26日在彭州中学附属小学如期举行。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孩子们在墨香中浸润成长,语文教育的美好愿景如诗般绽放。
课例展示
第一堂课是杨露老师带来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课例——《太空生活趣事多》。杨老师紧扣说明文特点,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构建课堂任务,用简单有效的办法,创设有趣的太空生活体验情境,引导孩子们通过读一读、圈一圈等方法发现、获取关键信息,并整合信息完成“附小娃娃太空生活指南”,有了这些体验,孩子们对遥远的太空生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向往。
第二堂课是陈文老师带来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课例——《童年的水墨画》。陈老师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入手,自然地迁移到如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由精读精讲到合作阅读,再到自主创意读写。让孩子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感受到创作的美好。
专题发言
两节课例展示之后,廖丹老师和翁晓辉老师分享了他们在任务群视域下进行教学设计的经验和心得。廖老师结合课例,详细解读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有效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目标。翁老师以其深厚的教学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从课程价值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文学阅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专家引领
刘永娟副主任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详尽而生动地分享了“教材的N种解读”。理论的高度,实践有深度,激发了老师们对教学创新和教育改革的热情和思考。
彭州市教育研培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王为民老师和韩颖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充分肯定。接着,王老师对两个课例进行深度指导。并对老师们寄予希望:我们要把课堂更多地还给孩子,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关注儿童的发展。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瑰宝。韩老师强调:我们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把诗歌研究作为重要的课题来深入钻研。同时表示,要为老师们提供充足的研究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两位教研员的分享使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受益匪浅,开辟了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教无涯,研无止。只有深耕语文课堂,加强教学研究,才能提质增效。
共享教育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同方向 共成长
(彭州中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祁霞
2024-03-29 20:04:2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