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学子:数字技术赋能广西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数字技术赋能广西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状,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技术赋能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行思团于2025年1月9日前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平铺村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行思团成员到达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行思团前期已赴桂林市阳朔县、恭城县等地进行调研,初步掌握制约农村地区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人才流失、农民文化水平低等。此次选择平岩村和平铺村作为调研对象,是因为这两个村庄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调研第一天,团队成员深入平岩村、平铺村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农民开展交流访谈。农民分享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后他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过去,农民出行困难,交通不便,生活必需品需要前往县城购买;如今,村庄通水通电通路,政府通过“侗族文化+旅游”“侗族文化+特色茶叶”等产业模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图为行思团成员与农民开展交流访谈
调研第二天,团队成员与平岩村、平铺村的村干部进行交流。村干部提到,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移风易俗建设的开展,农民的思 想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社会治安状况也得到了改善。目前,家家户户都拥有了电视机、手机等电子设备。然而,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加上普通话的普及率有限,导致数字技术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为此,需要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并加强社会引导工作。唯有如此,数字技术才能渗透至农民的每一角落,有效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认识到数字技术在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要克服这些障碍,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农民自身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移风易俗等措施,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让更多农民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共同迈向富裕之路。(作者:梁玉京)

图为行思团成员与平岩村农民交流农忙生活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1-21 11:49:48
2025-01-17 12:19:4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