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新星,逐梦星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五彩花蕾”儿童美育志愿服务团队赴河北易县听松书院开展寒假美育冬令营
自1月16日至22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的“五彩花蕾”支教队秉持“传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核心理念,前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五道河村的听松书院,开展了一场旨在促进公益性美育教育的冬令营活动。
此次活动聚焦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非遗文化的传承。支教队以“古韵手作集”为特色主题,巧妙地将传统非遗技艺与文化知识背景相融合,为孩子们打造了一系列理 论与实践并重的手工课堂。为了深化孩子们的参与体验,志愿者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情境。例如,在剪纸课堂上,他们构建了一个以“新年新气象”为蓝本的情境,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剪纸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课堂上,孩子们在志愿者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结束后,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兴奋地表示:“原来剪纸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以前只知道过年时要贴窗花,现在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此外,支教队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舞蹈才能与自信心。
在舞蹈课堂上,志愿者教师着重挖掘孩子们的自信之美,鼓励他们展现真实的自我。在最终的舞蹈展示环节中,孩子们与志愿者教师共同完成了街舞作品《IMMABE》和古典舞作品《欢腾》。通过舞蹈的熏陶,孩子们不仅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压力,还在轻歌曼舞间悄然提升了自信心。从最初的拘谨到后来的轻松愉悦,孩子们在舞蹈中找到了自我表达的乐趣。
音乐美育课堂也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志愿者教师利用各式各样的管乐器,为孩子们开启了一个充满魅力的音乐世界。他们围绕交响乐的主题,从乡村生活出发,引导孩子们挖掘生活中的音乐之美。通过讲解吹奏树叶的原理、教授用纸制作简单乐器等方法,志愿者教师帮助孩子们发现了乡村生活中隐藏的韵律之美。同时,为了保证课堂的趣味性,志愿者教师还将动画片融入乐理讲解中,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配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内涵和作用。
在历史课堂上,志愿者教师用历史人物串联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为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念。通过历史人物的生动讲述,孩子们的史学观念逐渐立体起来。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志愿者教师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实现了双向赋能。
在地理课堂上,志愿者教师从中国地理之美出发,结合《水经注》和《山海经》等经典著作,向孩子们传授了中国地理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他们还将地理课堂与时政相结合,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题入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国际形势、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本次寒假支教活动不仅为易县的孩子们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动手创作能力和身体素质,也让支教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未来,“五彩花蕾”支教团将继续深耕乡村儿童美育领域,努力挖掘更多富有内涵的课程资源、开发不同形式的趣味课程,让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到美育教育中来,让他们的童年充满美好与自信。薪火相传,点燃希望之光!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大二在读生吴嘉琪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1-21 11:49:48
2025-01-17 12:19:4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