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赐中方被认定为“家庭心脑血管健康管理公益行动全国推广中心”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水蛭及其提取物天然水蛭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1月3日,“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高峰论坛暨全国心脑血管疾病百万减残公益行动”在专家们的热情讨论中推向高潮。
此次论坛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特别健康》杂志社主办,古赐中方承办,武汉市协同创新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医药健康校友会(筹)、武汉大学科技园协办。
本次“全国心脑血管疾病百万减残公益行动”特邀郝建新教授为首席专家,特评古赐中方为“家庭心脑血管健康管理公益行动全国推广中心”。古赐中方将重点聚焦“健康知识普及、老年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三大行动,通过推动水蛭防治疗法的普及,增强全民心脑健康意识。
论坛上,古赐中方分别与云南云百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天然水蛭冻干粉”合作协议,与广西科康科技公司签订“活体水蛭蜞针疗法”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天然水蛭冻干粉和活体水蛭蜞针疗法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古赐中方“天然水蛭冻干粉”采用云南省红河州高品质菲牛蛭为原料,菲牛蛭产业是云南省红河州政府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推动项目之一,已经列入红河州“十四五”规划项目。“活体水蛭蜞针疗法”已经进入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手术应用,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
后续,《特别健康》杂志社还将联合武汉市协同创新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共同推出《中国水蛭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建立评价体系,推出行业标准,促进水蛭行业健康发展。
论坛伊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首席研究员叶祖光,国医大师、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为高峰论坛作主旨演讲。
叶祖光研究员分享了中药材在维护心脑血管正常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强调了活血化瘀类中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突出作用,特别提到了中药水蛭的明确作用机理和显著疗效。
国医大师唐祖宣通过视频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上的独特优势和宝贵经验,强调了水蛭在活血通络、改善血液循环方面的重要作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北药膳食疗研究会名誉会长郝建新作学术报告。
郝建新围绕中医药的巨大价值和临床经验发表了精彩演讲。他表示,从东汉时期只收录365味药的《神农本草经》,到目前收录8800多味药的《中华本草》,水蛭从来没有缺席,内容也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历代医家都在不断地使用它,有大量的临床经验记载,这是一个可以进行持续挖掘的巨大宝库。
论坛结束后,专家们围绕“水蛭与健康”议题继续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华中农业大学二级教授、“仿生纳米递送天然水蛭素”研究专家韩鹤友由“心脑血管疾病”“水蛭”“中医药”“健康”四个关键词出发,谈了自己在水蛭相关研究上的体会。他表示,水蛭在健康方面的应用值得期待,在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性研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方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宋恩峰表示,中药水蛭已经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它是一种活血化瘀功效比较强的药物,应用非常广泛。心脑血管疾病,如常见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从中医上讲属于血瘀。中药水蛭破血逐瘀的功效,正好契合了心脑血管梗塞基本的病因。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蛋白质材料研究组组长年锐表示,从蛋白质序列层面来看,水蛭素分子量很小,起作用的效果会非常快。水蛭素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蛋白质后修饰,生物活性会成倍甚至十倍增加。而且,它性质非常稳定,能够抗蛋白酶、各种水解酶的作用,最终进入血管起到生物学作用。相信水蛭素在未来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胡志刚表示,水蛭是动物药材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水蛭素是至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强的抗凝血酶活性的抑制剂。他还建议,应做好水蛭的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工作,为品质提升赋能。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苏冠华从临床角度谈了对水蛭和水蛭素的体会。他表示,水蛭素的衍生物或者水蛭素本身,抗凝效果是非常确切的,广泛应用前,必须做好药物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卢青表示,从各种研究来看,水蛭和水蛭素有多效应和多靶点的作用,除了溶栓之外,还有调脂、稳定斑块、抗炎、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对恶性肿瘤有抗增殖转移的作用,对于慢性肺部疾病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所以,它存在心脑血管的多效性,还有其他慢性病治疗多效性的特点,是一个值得发力的地方,临床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厚源表示,心血管领域有很多植物药已经成功应用,如紫杉醇应用在药物涂层支架上,效果是非常好的。动物药在研发方面可以借鉴植物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心脏特需医疗科副主任刘军表示,有些特殊的患者,比如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或者低体重的,或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者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耐受不了阿司匹林,也耐受不了常用的抗凝药物。目前在临床上,这是一个很大的空白,我们急需一些药物来填补这个空白。对于这些高出血风险病人,一个很好的替代治疗方案就是使用中医药的抗凝药物。水蛭类药物在临床中是急需的,希望将来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晓燕表示,人们关注比较多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是跟动脉梗塞相关的疾病。但还有一些疾病,比如下肢血管栓塞,主要是静脉系统的疾病。临床上对于静脉栓塞治疗的重点和动脉栓塞有所不同,各有侧重。水蛭素无论是对于动脉系统的栓塞,还是静脉系统的栓塞,都有一定的作用。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教授邓旭坤表示,动物药的开发必须基于可靠的数据支持,需要进行充分的真实世界研究,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水蛭药材的质量至关重要,建议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家研发计划的申报,共同推进中药水蛭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玥
2024-11-06 17:36:03
2024-11-05 21:37:52
2024-11-01 18:07:26
2024-10-30 22:15:20
2024-10-30 18:09:49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