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码头”旧貌换新颜 上海罗泾港区“变身”智慧绿色港口
新华社上海8月9日电 题:“老码头”旧貌换新颜 上海罗泾港区“变身”智慧绿色港口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港口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撑,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港口正迎来发展新机遇,它们将怎样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日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正式开港。作为上海市重大交通工程之一,全自动化的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脱胎于传统煤炭、矿石装卸码头,是我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集装箱改造项目。
“老码头”旧貌换新颜,有哪些具体转变?
走进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桥吊、轨道吊矗立码头,自动化无人集卡运载着集装箱在码头各处移动,几乎看不到任何操作人员出现。
“目前,港区共有14台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31台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和90台智能水平运输车,这些都是码头现场作业的顶梁柱。”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伟表示,依靠自车感知识别系统与算法等进行识别、导航,智能水平运输车可实现不同角度下多方位精准感知,做到全场无循迹的自动引导,自动驾驶级别达到L4。同时,智能水平运输车支持混合交通,具备精细化箱区蟹行换道绕行、多车路口交汇博弈通行、雾天作业等能力,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智慧港口的出现,离不开国产“大脑”的精准管理。上港集团哪吒港航智慧科技公司总经理黄桁说,罗泾港区的“智慧大脑”是首次国产化转型应用的智能营运管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国产数据库、国产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的基础设施,依托自动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实现岸桥、轨道吊及智能水平运输车的智能化运转。
推进港口码头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实现智慧化,也需要进行绿色化改造。
罗泾港区码头曾是上海港煤炭和矿石运输服务的主要作业区,由于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煤炭码头、矿石码头于2017年和2019年先后停产。2022年9月,上海港罗泾港区将百联油码头与现有煤炭码头一并调整为集装箱码头。在改造的过程中,将“绿色”始终贯穿施工和运营,利用废旧材料建造崭新码头,在施工过程中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被拆除的30%建筑材料均被再次利用,将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
本次正式开港的一期工程,建成1个10万吨级泊位和4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60万标准箱。在绿色运营方面,码头运营所需的设备及车辆均为纯电力驱动,辅以智能水平运输车智能充换电机、应用变频调速及势能回收、光伏发电等绿色节能技术,实现作业过程“零碳排放”。同时,码头全泊位配置岸基供电,并与有关船公司签订岸基供电协议,明确船舶靠港期间使用岸电驱动,有效减少了船舶靠岸期间的碳排放、废气排放等。
“始终坚持科技、环保、低碳理念,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成功样板。”周伟说。
谈到未来发展,上港集团表示,将加快推进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小洋山北侧开发等重大港口建设项目,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打开上海港高质量发展和未来箱量增长新空间,更好支撑国家“双循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文杰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2024-07-31 21:42:4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