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财经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青春“乡约”义县,助力美好“花生”
8月3日,为深入了解义县花生产业,大连财经学院联合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学子共同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赴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张家堡村对义县花生育种生长状况、产量进行调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淬炼青春。团队深入学习了解当地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和三农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田、走访种植户,深度调研分析当地的花生生产经营模式。
近年来,义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花生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和百姓致富的重要产业。2020年,义县小粒花生被国家农业部列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成为义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此外,义县还成功举办了国际花生产业与科技创新大会暨2023年国际花生年会,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都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执起“调查研究”的记录笔,当好乡村振兴“调研员”
团队成员们于上午九点半抵达试验田进行分组调研,在与当地种植户和业内专家的调研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前义县花生的整体种植面积已超过33万亩,年产量约9万多吨,基本实现了种植过程中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在花生加工环节,我县也拥有着156家花生加工企业,加工生产流水线180多条,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
这些数据让成员们充分感受到了政府推动义县花生产业朝着科学化、规模化和精细化方向进一步发展的力度,也亲身实践、体验到了花生种植、栽培、养护等多个流程。但同时也了解到当前义县花生在种植生产方面所存在的产量低、良种率不高等问题,通过与业内专家深度沟通加深了对项目的理解和感受。
握紧“产业考察”的放大镜,当好乡村振兴的“观察员”
下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进入义县本土企业海良食品花生工厂进行考察调研,近距离感受并实际体验了花生加工的过程。观察加工设备的工作状况和品控流程,并与海良食品张经理进一步沟通,了解当前加工产业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更好地打造“互联网+义县花生”的新模式,通过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宽产后销售渠道
。
拿起“直播带货”的扩音器,当好乡村振兴的“宣传员”
为进一步了解义县花生产业数字化赋能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团队成员们来到了直播带货基地,通过与义县当地直播主播的深入交谈,团队成员们了解到,直播带货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它更是一个宣传窗口,而电商平台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产销对接。同时成员们也对电商平台的运营逻辑、网络推广战术以及物流配送网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深切感受到了数字经济为传统农业带来的新机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今天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为推动建设农业强国、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团队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实践当中,进一步推动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义县花生产业的发展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奏响花生地里的青春篇章。(张珺泽 李晓涵)
责任编辑:李玥
2024-07-31 21:42:48
2024-07-28 12:38:41
2024-07-26 18:27:2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