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考核再创辉煌,四川省科学城一中蝉联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特等奖!
12月21日,绵阳市教体局在绵阳中学召开2023年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推进会,综合评价表彰2023年度普通高中发展质量先进的团体和个人。科学城一中在2023年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学校斩获最高等级奖——绵阳市普通高中学校A1组教育质量评价特等奖,多个学科获特等奖!今年,学校还荣获强基人才培养专项评价一等奖。高2023届14人分别荣获绵阳市明星教学管理工作者、优秀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突出贡献教师、明星教师、优秀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普通高中教育优秀校长 邓友山
普通高中教育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普通高中教育明星教学管理工作者 张坤均
一年来,科学城一中聚焦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齐心协力,埋头实干,不断推进科技中学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坚守初心,坚定办学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科学城一中坚持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评价改革,坚持面向未来、基于素养能力发展的评价引领。聚焦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健体怡情、自力自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协作意识、国际视野八大核心素养培养。
本年度,学校获得四川省人工智能信息学科普基地战略合作校、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特色型)、绵阳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绵阳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等荣誉;学校加入西南大学发起西部基础教育联盟,与高校召开拔尖创新人才座谈会,东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985高校为科学城一中授牌,认证科学城一中为“优质生源基地”。
课堂建设,打造科技特色
课程是学校的主阵地,课堂是学校的主战场。这一年,科学城一中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合学生发展的物质基础、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评价制度。
系统规划“三型五类”课程,整合跨学科知识,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开设校本课程50多门,突出科技元素、创新思维,全部实行课程预审制、选课走班。
高起点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数字图书馆,配备朗读亭、智能书画桌、小智音个性化学习机,建成六大学科教室,改造理化生数字实验室,建有少年科学院,博士工作站,建设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实验室一期平台建设、课程构建和师资培训。
积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推进科学-智慧课堂建设。
五育融合,创新育人模式
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五育融合,开展走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
细化年级德育主题,进一步丰富“五色德育”品质内涵,突出集约型、序列化,整体设计德育体系。充分用好中物院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学校成立两弹精神精神宣讲团,开展“两弹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在“不忘来时路,建功新时代”开学第一课活动中,两弹精神团成员谭博峰同学宣讲了于敏院士的先进事迹。组织新初一学生开学期初参观科技馆和“以身许国,澎湃一生——陈能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活动、钱三强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学生献礼中物院建院65周年暨艺术节文艺演出等。
开放生态,积极融合资源
学校积极整合高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拓宽育人渠道,提升学校美誉度和知名度。与北京十一学校、富平县优秀青少年代表开展科技夏令营活动,为三地青少年建立了友谊的桥梁。胡晓棉院士、范国滨院士、李建刚院士、于敏之子于辛先生纷纷走进科学城一中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到校举办钱学森事迹主题展、报告会、捐书仪式。
12月4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宣布,将携手推动科学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为科学城一中增挂“于敏科技中学”举行揭牌仪式,并举行科技中学建设研讨会,邀请北京十一学校、东师附中、上海华理科高、电子科大实验学校、市内兄弟学校和西交大、中科大等著名高校参加。中物院院长刘仓理、绵阳市市长李云、于敏先生之子于辛先生等出席了仪式。
未来,我们将全面深入推动科技中学建设,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争先进位,以奋进实干的姿态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祁霞
2023-12-27 21:59:06
2023-12-26 20:29:28
2023-12-25 21:52:38
2023-12-25 18:29:05
2023-12-21 18:07:29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