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 湖南省纪委监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李超接受审查调查 更多服贸企业助力外贸链条畅通 学生风采||巧手剪纸尽显童真,慧心领悟对称之美——邯郸市经开区实 常德市商务局书记讲党课念好 “高质量”三字诀 闽东好物唱响山海交响——“0593宁德号”区域公用品牌2023秋季新 黑龙江省出台全国首部地方调解条例 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蔡励调研崂山区大河东 廊坊市安次区:“家园协同推进红苗教育的实践研究”正式开题 4个第一,1个第三 !常德技师学院选手在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 杭州市直播电商协会正式成立 遥望科技当选会长单位 植韵核桃乳全新上市,王老吉进军植物蛋白饮料市场 承担使命,莫当神州袖手人 “忆峥嵘岁月,强使命担当” ——永顺县永茂镇九年制学校开展主题 进博首秀,餐桌“洋水果”再添新成员 一小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后死亡 相关人员正接受调查 央行:下阶段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贵州文化旅游推介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纸纤维艺术双年展台北开展 港澳青年聚“创意100”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助力进博 上海推出“组合策”让境外客商支付更便利 3.9万余人参加首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 世卫组织:巴以冲突中已发生237起针对医疗点的袭击 2023年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名单发布 摩洛哥首都发现距今约1800年古城遗址 聚青年之学堂,启梦想之征程|云南白药金口健秋季品牌校园行活力收 非笼养鸡蛋产业盛会:第五届品质与福利鸡蛋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 点趣成金|商业观察篇:品牌在抖音电商,如何获得“全域进化”? 群“宝”荟萃:珠宝文玩好物榜发布,焕新产地好生意! 阿里影业金鸡岁末雅集圆满落幕 32部新片重磅发布 第七届“中国梦·旗袍情”旗袍文化艺术节大型公益展演活动在京举 以水为脉 美酒河集团走出了一条多元化高质量发展路 和未来做朋友!Hello Kitty Cosmos 50周年光影特展盛大开幕! 构建可持续未来|东鹏控股连获两项ESG重磅荣誉 11月19日,建马开跑!在宜居城市建德,赴一场17℃的润肺跑之约 为什么欧米茄“海马蓝”,让人无法抗拒? 爱旭天津光储充高质量发展大讲堂成功举办 天赋冰川 低氘好水——雪都冰泉天然低氘水 启帆专访 | 每个孩子的不幸,都能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十七冶青岛万科未来城配套学校项目冲刺四季度 华联瓷业检测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高端天然水品牌雪都冰泉,开启健康饮用水新时代 来自远古冰川的礼物——雪都冰泉天然低氘水 做好工伤预防 护航职业梦想—大邑县2023年工伤预防校园专项宣传 「澳门百老汇」地道火锅节回归 万物薪火以炼 百川奔流为海 皮阿诺董事长马礼斌荣获“中山市企业突出贡献奖优秀企业家”称号 江西省吉安市:高效服务利企便民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Skatinger划行者:桨板带你向山海出发! 中国十七冶投资分公司心系一线送培训,服务项目促发展

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

一课难求!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

  新华社上海11月4日电 题:一课难求!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

  新华社记者王默玲、孙丽萍、程思琪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段时间,上海年轻人“下完班、上夜校”的夜生活方式在社交媒体中“出圈”。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的那波夜校潮,这届年轻人热衷的夜校课程更丰富多元,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艺,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有的课程甚至“60秒内全部抢光”。

  看似“无用之用”的课程,为何如此受到身处职场的年轻人追捧?记者就此走进上海市民夜校,了解其火热背后的原因。

  几十万人开抢,夜校“一课难求”

  一盏台灯、一块陶片、一把刻刀,沿着纹样的走势徐徐下刀,吹开杂屑,一片叶子便呈现在陶片上了……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周三晚上都有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篆刻陶刻。本定于晚上7点钟开始,但6点半不到,记者就看到陆续有不少年轻人提前到校练习了。他们调侃道:“读书时常常‘踩点’到教室,现在工作了上夜校恨不得多学一点是一点。”

  “我的工作单位就在附近,下班、上学能实现无缝衔接。”28岁的白领程琪此前参加过市民夜校中的街舞课,“今年一看到新课程的报名信息,我也推荐给了身边的同事朋友。”

  口口相传、社媒传播的助推下,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吸引了几十万年轻人报名抢课,可谓“一课难求”。上海今年推出了春、秋两季市民艺术夜校的课程,当下正在进行中的秋季班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为总校,联动设立25个分校和117个教学点,开设382门课程,共招收学员9117人。

  29岁的篆刻陶刻学员杨旭,今年是第一次参与艺术夜校:“平时下班回家经常刷刷手机时间就溜走了,空虚和浮躁的情绪随之而来。但在夜校学篆刻的一个半小时,我能全身心专注在一件事情里,反而觉得充实又平静。”

一课难求!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篆刻陶刻课堂上吴宝平(左三)正在指导雕刻手法。新华社记者 王默玲 摄

  这节篆刻陶刻课程的授课老师是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吴宝平,为了降低学习传统技艺的门槛、提升学员们的兴趣,吴老师精心安排课程节奏、改进雕刻工具:“这些雕刻的纹样都是我找专业的画家朋友设计的,我特别希望传统文化能以一种轻巧、亲切的方式让年轻人得以亲近。”

  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创办于2016年,聚焦“社会大美育”目标,通过延时开放、公益性收费的方式,在晚间时段服务18岁至55岁人群,以努力满足各年龄层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

  “夜校不只是年轻学员们单方面从公共文化服务中获益,其实这是一场‘活起来’的文化与年轻人精神需求的双向奔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培训部主任刘嘉说,“不少非遗技艺、传统文化长期以来都在相对小众的圈子里沉淀,部分公共文化场馆也缺乏年轻受众群体的靠近,而夜校无疑是盘活了这些资源,既让年轻人找到触及文化艺术的门路,也让传统手艺人的技艺有了更大的意义与价值。”

  “夜校热”背后是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

  据了解,除了上海,目前广东、浙江等地也涌现出丰富多样的夜校课程,以及针对年轻群体的文化活动。“夜校热”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渴望成为艺术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富有者”。“夜校”并非新鲜产物,20世纪80年代,不少年轻人通过夜校求知识、学本领,以弥补自身文化知识的短板。“如今艺术夜校的火爆回归,则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后,对于艺术审美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金忠明说,艺术的实质就是生命力量的展现,青年人生命力量如此旺盛,他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更胜往昔,这一需求正好和艺术夜校的内容价值相对接,“夜校热”是情之所趋、理所当然的。

  ——“一杯奶茶钱”让高质量美育资源触手可及。记者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报名界面看到,课程几乎都是500元12节课,每节课90分钟。“平均下来一小时课也就是一杯奶茶钱,但授课的老师有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艺术院团专业教师等,极具性价比。”程琪说,此前年轻人即使对文化艺术和传统技艺感兴趣,要么找不到门路学只能“远观”,要么就几百上千一节课实在“肉疼”,“但政府主导释放的美育资源就在‘楼门口’‘家门口’,触手可及又质好价优,很难不火”。

  ——焦虑与压力需要一个“治愈时刻”。“说实在的现在大家的工作压力都不小,难免会产生焦虑,很需要一些能让心灵沉淀下来的事情,在夜校学艺或许就是一个有效方式。”杨旭说。

  刘嘉认为,当代的年轻人其实更遵循内心的需求,他们也真的很懂得学会欣赏艺术之美。“在社会竞争之下,与紧绷的职场环境相比,艺术夜校更能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美好的氛围,很多年轻人走进夜校相比学艺,更多的是为了舒展心灵、释放情感。”

  “夜校热”或将成为一种常态

  “希望课程的供给未来能够更加丰富”“不仅是春、秋两季,我希望夜校能四季常开”“还想学习更多的本地传统技艺”……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学员们的很多期待,“夜校热”未来也许会成为一种常态,这也将考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的能力与水平。

一课难求!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里的茶艺课。(受访者供图)

  “市民艺术夜校的火爆和供不应求,其实是对政府如何提供更充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忠明说,“可以预测到的是,今后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政府部门要搭建更好的平台,让各类主体都能成为艺术课程多样化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使丰富的都市资源能转化为可为市民群众所用的美育资源。”

  刘嘉认为,资源的扩大与放开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在充分结合本地的艺术特色、整合好各类资源、管理好场地人员安全的基础上,保证现有课程水准与质量的同时,不断注入新的资源供给,“越是高质量且充分地满足市民群众的艺术需求,对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文明水平、艺术修养,越大有裨益”。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未来将聚焦“社会大美育”目标,大力推动全城美育、全民美育、全过程美育、全年龄段美育,坚持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创新文化民心工程,深化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充分发挥丰富的专业场馆机构优势,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

一课难求!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中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近日表示,中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不断累积,经济总体回升态势更趋明显。

2023-11-03 20:40:40

每到周末,村里的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便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感受黄河口文化风情。

2023-11-02 18:53:34

记者从30日在京开幕的2023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获悉,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首批100个典型项目对外公布。

2023-10-30 22:54:03

为进一步便利社区居民生活,商务部将组织开展“2023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节”,推动品质商品、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焕新、餐饮服务、汽车展销、再生资源回收进社区。

2023-10-27 20:47:51

针对我国将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为促进资金使用精准有效,此次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

2023-10-25 20:31:42

“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11.3%,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医药工业不断提质增效。

2023-10-24 18: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