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忆乡愁
突然感叹何为乡愁?许是对故乡亲人的一种思念。就像上学时学过的余光中笔下的那首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邮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又或是诗人宋之问笔下所述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古往今来,颂乡愁之篇章数不胜数,有歌颂大爱之乡愁,有续写小爱之乡愁。
少不经事时,还不太理解父母、亲友口中所谓“出远门”的含义,只知道人长大后肯定都是要背井离乡去拼搏的,距离的远近又有何影响呢?家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而工作之后初体会到,所谓的乡愁却真切的沦为“一张张窄窄的车票”,我在铁轨这头,亲人在铁轨那头!乡愁或是多数人心中的人和事、景和物。而让我感触颇深的却是记忆中父母做的几道拿手菜,那味道既熟悉又遥远。出门在外,几次尝试着把家的味道做出来,却几番失落。同样的调料,出锅后的味道却截然不同,不禁伤感,爸妈要是在身边就好了。瞬间明白自己已离家太久,何时归去?我抬头望向了远方!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常年在外的我,养成了冬回冬离的习惯。每到年底放假,快回去之前,总能接到父母的电话,一边询问着回家的时间,一边询问着回家后想吃的菜。那时的我兴奋不已,一边报着菜名,一边心潮澎湃。看似普通的家常菜,却是一年味蕾的期盼。
而工程人的“乡愁”,不只是出生时生长的那个环境,更有后来为之奋斗、努力付出辛勤汗水的“第二、第三.....乡愁”。他们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开拓者,更是青春留下的印痕。不经意间,他们会在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亦是大山深处的某一段山涧中,又或是在隔海相望的两座城市之间,短则四五年、长则数十年的时间里,都在为祖国的建设而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有的青葱变成熟,有的青丝生白发,唯一未变的却是冶金建设者的那一份信仰、执着与担当!
每完成一项工程建设,准备只身前往下一旅程时,内心的不舍会油然而生。偶尔会在忙碌之余与同事闲聊时,会情不自禁地说起自己参与的工程中发生的种种趣事,有的使之垂头丧气、有的使之神采飞扬。这会的我们不会过多地去在乎当时的过程有多么艰辛,当听到有关它的消息、报道与获得奖项时,我们为之自豪的,是作为参与建设的一份子。就像自己会时不时地记起初到青城,第一次见到茫茫大草原的情景;会怀念在酒城时,那个不起眼的巷口,一位老爷爷卖的臭豆腐;还有去到北国边疆时,那寒冷刺骨的温度,从脚底直击心房的触动......而这些体验皆是因为你所做的工作成就了你,在离开后,都将成为自己心底的那个乡愁。
距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越来越近,大家都在盼望着回家陪陪父母。在这特殊的行业里,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了却内心的乡愁。就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所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使与家人相隔千里,只要抬头望向天空,就能共赏美景!(曹志龙)
责任编辑:李成
2023-09-26 11:29:14
2023-09-25 20:09:14
2023-09-23 12:54:48
2023-09-21 18:10:12
2023-09-21 13:04:40
2023-09-19 21:01:26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