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抗战历史纪录片《港九独立大队》首映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9月18日,大型抗战历史纪录片《港九独立大队》首映发布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邓筱清、罗竞辉等出席了发布会。
今年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命名80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诞生81周年,为了纪念载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日子,中国日报(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和深圳市大鹏兄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港九独立大队》,用真实的历史影像,追忆香港抗战艰苦卓绝的岁月,向港九独立大队等中共抗日武装浴血奋战的不朽精神致敬!
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并进攻香港,守卫香港的英军抵抗18天之后,香港总督宣布投降。香港从此陷入三年零八个月的悲惨日子。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是香港唯一坚持抵抗的武装力量,他们英勇战斗、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在二战东方战场进行的城市武装斗争是罕见和卓绝的,永远为历史所铭记。
港九独立大队的队员来自本地工人、农民、教师、海员、青年学生,以及海外侨胞。在日军进攻香港的前夕,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接到中共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组织了几支武工队,做好进军香港的准备,他们从数十人,发展到一千多人;从最初的几支手枪小队,发展成拥有长枪队、海上队和五个陆上中队的武装部队,在武装袭击日伪军、反扫荡、铲除叛徒和汉奸,以及“纸弹战”“地雷战”等城市游击战中,同日军进行了上百场战斗。
港九独立大队是载入史册的香港大营救行动主要执行者,与广东地下党一起,为抢救大量滞留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精英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他们还营救出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盟军战俘、港英政府官员和美军援华“飞虎队”的飞行员;他们与盟军的情报合作,沉重打击了日本占领军的重要军事目标,粉碎了日军企图将香港作为太平洋战场中转站的阴谋。日本投降后,港九大队应港英政府的请求,奉命继续维持香港新界的社会治安。
然而,港英政府一直不承认港九独立大队在香港地区的抗日历史事实,直至香港回归中国后的1998年12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隆重举行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阵亡战士和名册安放仪式,确认了港九独立大队的抗日英名。
该片制片人邓力平先生的父母都是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他表示,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世世代代牢记前辈英勇抗战的历史,珍惜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香港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让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片编剧和导演、历史学者刘深先生介绍,本片从2009年开始筹划,剧组抢救性拍摄了数十位健在的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和历史见证人,并深入香港各个角落的战争遗址,考证并查阅了大量史料,积累了上百小时的影像素材和上千张历史图片,还撰写了同名历史专著。
在首映发布会上,中国日报(香港)版新闻部副主编黎冰村,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原二级巡视员、深圳方志馆(党史馆)原馆长、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原副会长黄玲,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会长李建国、原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将军之子王勇劲,港九独立大队首任大队长蔡国梁之子蔡建中等先后致辞。
人民出版社、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市大鹏新区博物馆、深圳市龙华区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代表,以及来自广州、佛山、惠州、东莞、深圳等地的东江纵队暨港九独立大队后代200多人观摩了影片。
参考信息:
香港抗战: 永远不冷的知识点
原创:刘深
1、香港沦陷的1941年,即所谓香港“开埠”——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香港100周年,比中英《南京条约》还早一年多。1841年1月26日,英军占领香港,依据是双方代表草签的《川鼻草约》,未经两国政府批准。
《南京条约》又称“万年和约” “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签订,共十三款,其中一款是中国割让香港岛。
2、日本侵占香港时间为三年零八个月(1941.12-1945.8),因此,“三年零八个月”成为香港人熟知的常识性历史名词。
3、香港时间1941年12月8日早7时左右,日本军队进攻香港。这个时间指的是香港当地时间;而日军偷袭珍珠港,国际上一般用夏威夷当地时间,1941年12月7日早7时49分,日军第一波指挥官下达攻击令;7时53分,第一波指挥官向南云忠一中将发送“虎!虎!虎!”的消息,报告偷袭成功。
4、据日军大本营陆海军部发布:1941年12月12日上午9时,日军攻占九龙市区。经过两次向香港总督劝降被拒绝后,12月18日晚,日军兵分两路,向港岛发起渡海强攻。
5、在港督宣布投降前几小时,日军冲进赤柱半岛的圣斯提反学院,将56名英国和加拿大伤兵杀死在病床上;杀死了医生,强奸并杀害了那里的女医生和护士。
6、12月25日早晨,日军第三次向香港总督劝降被拒绝;港督于12月25日17时50分宣布投降,但仍有部分守军继续抵抗;19时30分,日军宣布结束战斗。
7、12月25日19时35分,在半岛酒店336房间,杨慕琦总督、英军司令马尔比少将向日军首脑投降,这一天被称为香港的“黑色圣诞节”。
8、12月26日18时,日军占领香港岛全岛;12月28日中午12时30分,日军解除英军武装;1941年12月28日下午,日军举行入城式。
9、在1941年12月的18天香港保卫战中,在15000多英军,包括加拿大、印度和苏格兰的部队中,1500多人战死,幸存者成为战俘,被关进了集中营。
10、根据香港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提供的信息,截止到2023年9月3日,健在的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有22位,其中17位在香港,5位在贵州、上海、广东等地。
11、2022年5月,剧组赴广东肇庆,拍摄了原港九大队军需处首任副官欧伟明(原名欧连),欧老回忆了很多往事,为纪念港九独立大队成立80周年题字,并为本片题写片名。
欧老家人后来告诉刘深导演,欧伟明在题字后哭了很久,家人决定,为了他的健康,以后谢绝一切采访。2023年2月6日,欧伟明在家中逝世,享年105岁。
12、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李英,是香港新界大埔沙螺洞村人,2022年12月21日,因感染新冠在广州病逝,享年96岁。
李英的父亲李庆是游击队情报员,因为叛徒出卖被捕,日军挖掉他的眼睛,并严刑拷打。最后李庆与三名村民一起被游街后枪决。新中国成立后,李庆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年仅15岁的李英,为替父亲报仇,毅然参加了港九大队。李英的丈夫邓华,是日军进攻香港后,最早进入香港的手枪队员之一,曾任沙头角中队中队长。
13、港九独立大队烈士和战争中牺牲的英军曾经长期不为港英政府所承认。1998年12月28日(重阳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港九独立大队牺牲的战士和军属骨干115位烈士名册安放在中环会堂纪念龛内,还有很多烈士因为各种原因未被列入。
1998年12月28日(重阳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确定的港九独立大队牺牲的战士和军属骨干115位烈士
14、2020年9月2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共185名。其中有16名为原港九独立大队队员和爱国乡亲:
曾福(1921-1943)港九独立大队政训室事务长。
冯芝(1892-1944)港九独立大队市区中队义务交通员。
曾佛新(1921-1944)港九独立大队海上中队班长
赖章(1920-1945)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2支队第1大队副大队长。(前港九独立大队队员)
刘春祥等十二名龙鼓洲战斗牺牲英烈(1943)港九独立大队大屿山中队。
15、1951年10月,香港第一个抗日英烈纪念碑在乌蛟腾村落成,曾生将军题写碑名;2010年9月重建落成;2015年8月13日,这座纪念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16、1988年,由西贡乡亲捐资,抗战期间支援游击队的爱国乡绅徐观生先生之女徐月清,请母校华南理工大学义务设计,她本人义务监理施工建造的一座抗日英烈纪念碑,在西贡斩竹湾破土动工,1989年落成,曾生将军题写了碑名。
2020年9月1日,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17、筏可大师抗战纪念碑,纪念大屿山宝莲寺住持。港九大队大屿山中队指导员王江涛(王鸣)于1995年8月15日为此碑写志。
18、手持双枪的传奇英雄刘黑仔,曾经是沙田手枪队副队长、队长。2007年,作者在广州采访了刘黑仔的战友邱特辉,他证实说,当时子弹奇缺,曾生司令员特批不限制刘黑仔使用子弹。
19、港九独立大队牺牲的烈士大都没有留下照片,大队政训室宣传干事陈冠时,在1943年3月被日军斩首,头颅被悬挂在沙头角鹿颈村的一棵树上。
20、2023年5月9日下午,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揭幕典礼在香港屯门龙鼓滩隆重举行。这是香港第三座大型抗战纪念设施。
21、港九独立大队中有很多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家族众多成员战士;有很多来自东南亚等地的原惠州籍华侨青年,有文化、熟悉英文、会驾驶汽车等;有很多大中学生、海员和洋务工人出身。
22、香港乡亲为支援游击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了感谢西贡乡亲战争期间对盟军的英勇救助,英国政府战后派出李芝将军,前往贡赠送锦旗,并和乡亲们合影留念。
23、香港至今仍然有很多香港战争时期的遗址,尤其在新界地区。香港首个抗战纪念馆——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于2022年9月3日在香港新界沙头角举行揭幕典礼,该馆由历史建筑罗家大屋改建而成,所设展览介绍了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抗战历史和“香港抗日一家人”罗氏家族的感人事迹。
24、港九独立大队营救的美军“飞虎队”飞行员克尔中尉,与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等司令部领导留下了一批合影,这批照片的胶卷当时由克尔中尉带回美国。
直到21世纪,克尔中尉的后代将这些珍贵的照片带到中国。2022年5月,据东江纵队老战士侯佛松之子侯文进辨认,证实这批照片的拍摄地是他的家乡,现深圳市大鹏新区的“上洞村”,背景山形和残留房屋仍在,与克尔中尉日记的记载吻合。
25、2006年-2007年,八路军战地摄影记者沙飞之女王少军,东江纵队老战士后代王玉珍等人为广州地区抗日老战士拓印了手印,其中包括39名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的手印,现存四川建川博物馆抗战老兵手印广场。
26、1948年12月,香港的军事法庭结束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受审的122名日军嫌犯中,21人被判处死刑,两人被判终身监禁,85人被判半年至20年徒刑,14人被无罪释放。
1946年9月13日,原香港占领军司令官酒井隆中将在南京雨花台刑场被执行枪决;日本驻香港首任总督矶谷廉介中将,被判处无期徒刑,1967年死于日本。
曾有“华南之虎”之称的田中久一中将,时任日军华南派遣军司令官,曾任第23军司令,兼任香港占领地总督,1947年3月27日,在广州被枪决。
1947年5月27日,杀人恶魔、日军香港宪兵队长野间贤之助大佐在香港赤柱监狱被执行绞刑;他的继任者金泽朝雄大佐于1948年2月17日被执行绞刑。
港岛西区宪兵队长内山由纪夫大佐、九龙宪兵队长平尾义雄少佐、平野信介少佐、山田规一郎曹长、宫本末吉军曹、川本要军曹、伊藤准一曹长、镰田靖曹长、高山正夫准尉、吉冈荣造曹长等战犯在赤柱监狱被执行绞刑。
责任编辑:文杰
2023-09-19 21:01:26
2023-09-18 17:12:42
2023-09-16 22:14:54
2023-09-15 17:05:44
2023-09-12 22:46:31
2023-09-11 23:02:1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