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四川农业大学“稻乡听禾”团队暑期调研纪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水稻作为近60%中国人的口粮,其作物培育与种植安全自是国之大事。自七月初旬起,截止至9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稻乡听禾”团队顺利完成暑期调研工作。在此期间,四川农业大学“稻乡听禾”团队前往成都平原,在眉山、彭州、雅安等多地走访调研,在日常生产中目睹农业现代化,在调研过程中体验、继承和发扬“三农精神”。
启程:川农学子在路上
七月初旬,四川农业大学“稻乡听禾”团队便按日程分小队前往各自实地调研的地区。坐在汽车中,看向窗外平坦的土地,一望无际的黄绿的禾苗映入眼帘,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
在出发前,“稻乡听禾”团队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的新区主干道上随机参访了若干川农学子有关“水稻和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我遥望学校外大片的土地,时常在想那禾下乘凉的画面,这该是多么大胆的一个想法。”“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天不下雨;靠地打粮,粮不出苗。”不少来自乡村的同学如此表示。这是在过去,我国普通农户家中常有的抱怨。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操持大半年,为的就是秋收有粮。如今,看着眼前黄绿的禾苗,很难想象无需再如过去一般苦心经营,却有着过去难以企及的产量。万顷黄绿,风吹稻浪,给予人无限关于丰收的遐想。
漫游:农村现代化在进行
“稻乡听禾”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位于眉山东坡区永丰乡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田间地头体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据了解,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核心示范基地之一,主要承担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任务。“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超强引擎。
当团队成员询问当地相关工作人员,“永丰乡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带着团队成员来到了田间地垄,指着眼前的大片土地说到:“再过一段时间,等水稻彻底成熟时,我们会通过大型机械联合收割,完成割稻、脱穗和包装的全过程。早在五月,你们眼前的万亩土地有一半多还在种植草药。然而,在短短的两天里,我们示范园不仅仅完成了几千亩草药的采收,还完成了水稻种植相对应的蓄水、插秧。”
再出发:全产业链为乡村发展再添动力
“稻乡听禾”团队的第二站来到了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如果说,在永丰乡目睹了农业耕作现代化发展,那么,在崇州看到了现代化产业链对农业经济的帮助。根据崇州市政府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天府粮仓产业园产值39.5亿元、增幅6.18%,成功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四川省农业科技园区、成都市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了解到崇州市农业发展有两大法宝,一是“加大“三农”资金保障力度,二是“优化项目支出结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全产业链的改革,依托“公司+基地+种植户”的订单生产模式,积极培育川米品牌,促进产销对接,不断提升川米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稻乡听禾”团队的旅程当然远不止如此,乡村变革的故事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生。每走过一处地方,自然会有新的收获。此次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旅行,坚定了“稻乡听禾”团队致力于探寻、宣传水稻发展事业的初心。团队在与一位位工作人员和农民的交流之中,也切实体会到了农业现代化的高速进程。行走在田间地头,俯身去观察某一位勤勤恳恳、辛勤劳作的“三农人”,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何为“三农精神”。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不仅仅在课本上学习有关现代农业的知识,“稻乡听禾”团队也将会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更多的川农学子加入到现代农业建设的行列之中,进而让更多的青年加入到现代农业建设的行列之中。浪潮不息,灯塔永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弘扬好“三农精神”。(陈骁阳 刘雨鑫)
责任编辑:李玥
2023-09-01 18:22:34
2023-08-31 17:31:55
2023-08-30 17:56:15
2023-08-29 18:08:37
2023-08-28 16:15:4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