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乡村振兴丨集贤村的“稳”与“猛” 两部门推动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加强全面节水 上海:重点领域返岗率近九成 全力保障企业“开工稳” 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沂蒙》在澳门上演 去陕北古城逛非遗大集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在京港两地同步启动 土耳其官员:地震已在土造成逾4万人死亡 联合国宣布拨款2.5亿美元帮助19国脆弱人群应对饥荒等多重危机 辽上京皇城遗址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北京“南水”利用总量达到85亿立方米 时尚颜值+智能四驱 乘用炮打造春日独特出游体验 3.0T V6+极致NVH性能 长城山海炮实力引爆高端皮卡市场 橙果艺术考研·2024届高校专业课考研配套资料种草! 崇州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马尔康徐科主治医师参加当地征兵体检工作 崇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质量持续改进(CQI)项目竞赛圆满落幕 居家旅行,随身小药箱中连花清瘟类药物不可少 邯郸市广泰中学召开202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开学季丨邯郸市丛台区中华桥小学:启航新学期 扬帆向未来 学习借鉴开思路,凝心聚力谋发展--邯郸市磁县路村营乡开展观摩学习 “489+1”教育项目,局长常健提出四点要求 “品京味 游京园”昌平草莓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鉴推介系列活动 提高科研意识 加强科研创新——彭州航空动力园区实验小学科研工 智孝人说,E行当下 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公安服务“一窗通办”试点工作 重庆进一步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 ​《大芬新潮》主题展亮相深圳万象天地,开启大芬未来艺术万象 “狂飙”突进的红旗H6,新红旗品牌又一突破自我的创新之作 瓯海区首届邻里节启动,温州医博肛肠医院健康筛查活动圆满成功! 克枯村的“绿色蝶变” 出口增长70.8%背后的“密码” 铁路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中国周”活动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举办 订单饱满 干劲拉满——企业眼里的黑龙江经济脉动 冒火救人 这4名年轻人干得漂亮 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彭州市学海湖幼儿园2023年春季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在总园召开 时光恰好 初春相见——彭州市通济幼儿园开学第一周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机械科召开入学教育大会 石丽平:绣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鄱阳湖江豚搬“新家” 彰显中国生态文明理念 开山岛树种“游”太空 “湖北武汉香港周”开幕 聚焦舞台艺术精品 2022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 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有利于维护更加稳定、公平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民政部发文持续强化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 国家开展今年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银保监会对5家金融机构开罚单合计超3亿元 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 资本市场有望迎来四大变化 第二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在海口举行 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交流活动

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一线

乡村振兴丨集贤村的“稳”与“猛”

  新华社哈尔滨2月18日电 题:集贤村的“稳”与“猛”

  新华社记者黄腾、谢剑飞

乡村振兴丨集贤村的“稳”与“猛”

  2020年8月19日,黑龙江省桦川县集贤村村貌。新华社记者张涛 摄

  “为企业代养生猪,钱赚得好好的,把猪场租出去干啥?”

  一年前,当集贤村决定将村里的猪场出租后,一些村民发出了这样的质疑。“不求别的,咱就求一个‘稳’字。”村党支部书记王喜林回答说,这个猪场里有国家扶贫资金、脱贫户的扶贫贷款,还有村民凑的入股资金,“这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让它出问题。”

  集贤村位于黑龙江省桦川县苏家店镇,桦川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开始后,集贤村依托政策,各项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村治保主任王信志回忆,当初村里想发展生猪养殖,筹措多方资金建起标准化养猪场,为避免风险,选择了为企业代养生猪,村里赚服务费的经营方式。“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猪风险大。”王喜林说,代养一头生猪,村里能获得150元服务费,养殖风险由合作企业自负。

  2022年,村里决定停止代养经营,把养猪场出租。村干部们发现,代养生猪,去掉水电和人工成本,每年纯收益和租金差不多。“索性租出去,转移风险,没有比这更稳妥的了。”王喜林说。

  “稳”字成了集贤村发展产业的中心,王喜林说:“抗风险需要有能力,求‘稳’未必代表保守,在产业基础薄弱的起步阶段,它往往是最优选择。”

  早年集贤村的白酒风靡市场,2020年,集贤村建起白酒作坊,凭借当年的口碑,产品供不应求,但在扩大生产这个问题上,村里却一直持谨慎态度。村里担心产能过剩,产品积压,造成损失。代加工订单是村里更愿意看到的,“代加工产品赚加工费,销路不用管,收益稳定得很。”王喜林说,“我们这个酒坊前景很好,但现在这个阶段不能瞎折腾,得一步步踏实走下去。”

  去年初,集贤村20多名种地大户聚在一起商量调整种植结构。集贤村以水田为主,此前连续数年水稻价格低迷,种植收益大幅减少。村干部们梳理了各种粮食作物市场价格发现,价格一度波动较大的粘稻在2020年、2021年价格低迷,多维持在每斤1.1元到1.3元之间,2022年粘稻价格上涨可能性极大。

  王信志带头增加了粘稻种植比例,在村干部们的建议下,全村粘稻种植面积增加到约5000亩,占水田总面积70%多。“外村人都说我们村太‘猛’了,万一粘稻价格不涨就亏了。”集贤村种地大户臧建成说,为了“猛中求稳”,每家每户都留了一部分地种收益稳定的圆粒水稻,即便粘稻赔了,来年也还有再“翻身”的本钱。

  2022年秋季,粘稻每斤市场价达到1.8元,比一般圆粒水稻贵约0.5元。臧建成介绍说,当年圆粒水稻和粘稻平均亩产相当,都是1100斤左右,与种圆粒水稻相比,5000亩粘稻为村民多带来约275万元收入。

  “搞产业、谋增收,得张弛有度,该‘稳’的时候‘稳’,该‘猛’的时候就得‘猛’。”王喜林说,等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更大的抗风险能力,乡村振兴的步子就可以迈得更“猛”一些。“去年每斤1.8元的价格太高了,今年可能要降,粘稻种植面积得缩小,这样更稳。”王喜林笑着说。

  窗外飘着雪花,屋里温暖如春,白雪覆盖了街道、农田,集贤村“卧”在雪野里,正孕育着新一年的希望。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核心,对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02-18 17:14:13

对四川省宜宾市江南镇红伟村村民郭小军来说,今年的立春与往年不同。一项“大工程”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一台台旋耕机平整田地,工人们泡田打浆、铺设排水管……

2023-02-17 12:09:45

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应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规范加工制作过程,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2023-02-13 23:03:21

小面、毛血旺、烤鱼……走进位于重庆梁平区的重庆市预制菜产业园展览馆,上百种预制菜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地道的重庆美食只需加热甚至开袋就能享用。

2023-02-09 17:10:52

眼下,春季农业生产正从南向北陆续展开。在合肥市长丰县水家湖镇的智慧草莓小镇,莓农们也忙碌起来,每天有大量的新鲜草莓上市,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2023-02-08 16:47:28

正是立春节气之后一天,香港天气微凉,小雨的润湿下,春意款款而来。一个充满活力和新意的元宵佳节拉开帷幕。

2023-02-06 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