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青海海西:上百只白唇鹿现身柏树山 入冬气温降下来 冰雪运动“燃”起来 青海西宁湟中区:“东风”吹暖高原 振兴正当其时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迎来最美时节 千年古村的多种“打开方式”——江西流坑古村业态开发见闻 有所养、有所依、有所乐:安徽老年友好型社区走访见闻 中山港海关截获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 10年自主研发之路造就“会飞的船” 山东:医养携手 呵护晚年 北京促成首例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 石家庄晋州开展党员“双报到” 搭建社区群众“连心桥” 农银人寿辽宁分公司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研讨会 农商人寿辽宁分公司召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眉山市东坡区召开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推进会 新国潮夜经济,北京欢乐谷努力打造首都文化新高地 中国新品牌丝所推动丝绸产业走向国际化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讲报告会 Artily艺术漆品牌|与浪漫的秋日,来一场温暖邂逅 乌鸦救赎:连续14年致力于科学构建情感关系 记一次愉快的购物体验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缤纷社团展风采,筑梦未来正当时 中手游入选2022年广东省数字贸易龙头企业 邦德咖啡首次入驻进博会,现场威慑力居然能那么强大? 易鑫集团:发行境内首单AAA国际评级资产支持票据 获投资者踊跃认购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开展学生创业街双十一促销活动 蒙纳士大学发现的新型抗生素临床试验取得良好结果 康立明生物参加MEDICA 2022盛会 成都市教育专家视导崇州市蜀城中学高中英语工作 2022聊城外贸商家峰会即将开幕 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展在成博开展 持续至明年2月5日 面点师把面点做成舌尖上的艺术品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举行第二十二期团校开班典礼 崇州市蜀城中学开展“五个一”劳动实践活动 在世界会客厅遇见世界之巅 日喀则旅游推介沪上行·珠峰婚礼之旅 端牢饭碗底气足 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吉林各大雪场“开板”,新玩法续写冰雪热 “平凡医生”李桂科:当好村民身边的健康守护人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3星 国家统计局:1至10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 国家统计局:第四季度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鄱阳湖畔的护鸟故事:从“为鸟留食”到“为鸟留水” 完美保健品科普:选好策略,登山的这个问题才能尽量避免 陪诊服务如何“走得更远”? 华为安哥拉科技园区在罗安达揭幕 三部门:商业银行可与优质房企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央行等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 检察机关依法对孙国相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企亮相全球最大医疗器械设备展 央行开展8500亿元MLF操作 利率不变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电子科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生活

端牢饭碗底气足 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十年成就看发展

  端牢饭碗底气足 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眼下,秋粮收获已近尾声,多个主产区长势较好,全年粮食丰收在望。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产量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国粮仓基础更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全国秋粮已收获12.58亿亩,进度完成96.3%。南方晚稻收获也进入尾声。

  “今年合作社种植了两万余亩大豆,有的地块亩产达到了500多斤,平均亩产也在400斤以上,是产量最高的一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眼下,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全省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看,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国多个秋粮主产区长势较好,特别是东北、黄淮海、西北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为近几年最好,南方高温干旱影响总体有限。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季。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极端天气、疫情影响等多重考验。目前,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丰收在望,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目标有把握。

  粮食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今年我国启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扩大粮豆轮作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超过15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夏收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呈稳产态势。

  连续7年超1.3万亿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

  从粮食产量看,我国粮食产量自2015年起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

  从人均占有量看,自2012年起,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450公斤以上,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安全线,中国饭碗不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里主要装的是中国粮。

  从粮食库存看,十年来,随着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我国粮食库存不断增加,尤其是稻谷和小麦等口粮作物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据测算,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50%,稻谷和小麦库存量超过一年的消费量,库存消费比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充裕的粮食库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使得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库存充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处长、研究员姜楠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部署。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一系列具体举措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指明前进方向。

  事实上,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据统计,2021年全国新建成1亿多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已完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比2012年提高了7.0个百分点,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

  “我国传统的粮食安全注重生产环节,强调国家和区域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投入等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分工更加细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涉及更多产业门类和部门,必须贯穿粮食全产业链。”姜楠说。

  姜楠表示,面向新征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是要从全产业链角度保障粮食安全,除保障粮食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更要保障粮食流通、加工、收储、贸易、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保护,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秋粮丰收之际,我国秋冬种也已接近尾声。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记者 汪子旭 孙晓宇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1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1至9月份加快0.1%。

2022-11-15 16:49:56

八百里巢湖,远山含黛,烟波浩渺,风光无限。作为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每年向长江输送水量约40亿立方米,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湖泊湿地。

2022-11-11 19:05:08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闭幕。本届进博会实现了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

2022-11-10 21:28:24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方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从增强企业转型能力、提升转型供给水平...

2022-11-09 18:14:30

以“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9日上午开幕。  

2022-11-09 12:03:53

记者7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2023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

2022-11-07 16: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