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艺术疗愈活动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举行
2025年3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与美术学院班级联合主办的“疾病与艺术:探索医学与美学的跨界融合”主题团日活动在生物医学馆E109报告厅举行。活动特邀国内外艺术疗愈领域的资深专家,通过理 论分享与实践体验,带领两院学子开启了一场关于疾病、生命与艺术的人文对话。
本次活动邀请到艺术疗愈、心理学及艺术创作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 冯雅婧:美国SOFIA心理学博士、英国伦敦艺术疗愈协会会长、显画艺术高能学院执行院长,李可染画院驻英国特派员十四年艺术疗愈从业经验,长期致力于艺术疗愈的临床研究与国际推广。
庞博:油画家、北京显画艺术高能学院院长、伦敦艺术疗愈协会副会长、色彩艺术疗愈导师,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擅长通过色彩引导情绪释放与心理修复。
出席嘉宾刘一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辅导员、生4第二党支部书记。 胡汇森、胡馨宇,清华大学学生辅导员。
画笔为药:艺术疗愈的科学与体验
冯雅婧博士以国际前沿研究为切入点,剖析了艺术创作与心理健康间的神经机制,指出“色彩与线条能激活大脑情绪调节区域,成为药物之外的重要干预手段”。在“芳香精油+色彩冥想+描绘音乐”的沉浸式工作坊中,同学们闭眼聆听乐曲,以抽象笔触捕捉情绪,生命学院一名参与者感叹:“当画笔代替听诊器,我第一次感受到疾病背后的情感重量。”“可视化的生命语言”,为医学生理解患者心理提供了新视角。
庞博先生表示本次活动是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形式将生命科学与美术艺术深度融合。
讨论环节围绕医学与美学的价值融合展开激烈思辨。针对“医院应投资MRI还是艺术疗愈工作室”的议题,美院学生以“艺术修复的是完整人格”为论点,而医学生则从循证医学角度追问疗效量化标准。
生命学院辅导员刘一航总结:“这场辩论让我们看到,医疗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需人文的共情。”活动还特别设置“疾病主题艺术展”筹备环节,两院学生将合作创作融合医学插画、疼痛可视化绘图等作品,计划于5月公开展出。
此次活动是清华大学推动学科交叉的创新实践,通过艺术疗愈这一纽带,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疾病多维度的认知,更为未来医疗人文建设埋下种子。正如冯雅婧博士所言:“当医学遇见艺术,疗愈便超越了生理范畴,成为一场关于生命尊严的集体觉醒。”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3-26 20:45:21
2025-03-15 21:12:50
2025-03-14 18:15:0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