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就医更安心,让陪诊更暖心! ——贵州大学团队调研老年人陪诊服务现状,助力医疗关怀升级
摘要:为深入了解老年人就医过程中的困难,探索陪诊服务的发展前景,2025年2月,贵州大学团队走访多地,并对老年人、陪诊服务从业者、医生及相关政策机构进行深入访谈。2025年2月至3月期间,团队前往贵阳市各地区的住宅区、医院开展实地调研,体验陪诊服务流程,学习陪诊行业的运作模式。此次调研不仅揭示了老年人对陪诊服务的真实需求,也为未来完善陪诊体系、推动政策支持提供了有力参考。
老人与陪诊员面对面,讲述就医经历
调研对象:67岁老年人张大爷
访谈摘要:张大爷表示,自己年纪大了,去医院时常常找不到科室,排队时间长,加上医疗流程繁琐,使得每次就诊都倍感疲惫。尽管女儿偶尔陪同,但由于工作繁忙,无法随时抽身。他坦言:“如果有专业的陪诊员帮忙引导,挂号、缴费、取药这些事都有人管,肯定会轻松很多。”同时,他对陪诊服务的专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担忧,认为政府应当出台政策进行监管。
调研对象:59岁已使用陪诊服务的徐阿姨
访谈摘要:徐阿姨回忆,去年因身体不适,女儿为她预约了陪诊服务。陪诊员不仅帮她提前挂号,还全程陪同检查、取药,让她感受到极大的便利。她提到:“陪诊员会耐心地给我解释医生的建议,减少了我的焦虑。”她希望未来陪诊服务能更加普及,并建议政府出台补贴政策,让更多老年人能够负担得起。
调研对象:78岁老年人陈大爷
访谈摘要:陈大爷长期患有高血压,每月都需前往医院复诊取药。他坦言,医院流程复杂,尤其是自助挂号机的操作让他感到困扰。他提到:“字太小,看不清,点半天也不动,实在难搞。”如果有陪诊员帮助挂号、指引路线,他会更加愿意尝试。同时,他表示,由于退休金有限,陪诊服务的价格也是他关注的重点,希望能有政府补贴降低费用。
陪诊行业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调研对象:陪诊服务从业者小张
访谈摘要:作为一名全职陪诊员,小张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历。他表示,目前陪诊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收费标准也不透明。此外,部分医院对陪诊员的身份存有疑虑,甚至限制陪诊员进入诊室,这给从业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他建议政府可以建立陪诊员培训机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确保服务质量。
调研对象:陪诊服务从业者小林
访谈摘要:作为一名兼职陪诊员,小林表示,市场对陪诊服务的需求正在增长,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异地就医群体。但行业的竞争仍处于无序状态,部分从业者缺乏专业培训,甚至有低价竞争影响行业形象。他认为,陪诊员需要具备基本的医疗常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建议政府和医院联合推出陪诊培训和认证体系,以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医生视角:陪诊服务如何更好地融入医疗体系
调研对象:口腔医院医生杨晓昱
访谈摘要:杨医生认为,陪诊服务的引入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就医压力,特别是对老年患者而言,陪诊员的帮助可以让整个就诊过程更加顺畅。但他也指出,目前陪诊服务行业尚未与医院建立紧密联系,部分医院对陪诊员的管理缺乏规范。他建议,可以探索陪诊员与医院合作的模式,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让陪诊服务更具专业性。
调研对象:某公立医院内科医生王医生
访谈摘要:王医生指出,老年患者往往在就医过程中面临语言沟通障碍、药品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而陪诊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提供帮助。他强调:“许多老年人听不懂专业术语,有时候医生讲完,他们还是一头雾水。如果陪诊员能帮忙解释、记录医嘱,将极大提高治疗效果。”他建议,可以探索让陪诊员参与医院的医患沟通环节,以更好地协助老年患者理解就医信息。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2025年3月11日,贵州大学团队赴贵阳市相关机构座谈,探讨陪诊服务的发展方向。调研结果表明,老年人对陪诊服务有较高需求,但当前市场仍存在服务标准不统一、陪诊员资质参差不齐、价格不透明等问题。团队成员建议,政府应出台行业规范,设立陪诊员培训和认证体系,同时探索将陪诊服务纳入医保补贴范畴,以提升服务可及性。此外,建议社区卫生机构设立试点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低成本甚至免费的陪诊服务,以推动该行业健康发展。
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对老年人就医困境的理解,也为未来陪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让就医更安心,让陪诊更暖心,期待未来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专业、便捷、温暖的陪诊服务!
调研照片如下:
供稿/贵州大学:徐娇娇、李杜霞、蒋卿林、王叫远、高舒埼
责任编辑:李玥
2025-03-15 21:12:50
2025-03-14 18:15:00
2025-03-13 19:11:31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