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控蓝海:集美大学"慧眼同舟"项目突破船舶减排关键技术
在全球航运业蓬勃发展与环保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集美大学 “慧眼同舟”团队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协作,成功研发出船舶柴油机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参数无线监控系统,为攻克船舶尾气减排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力解决方案,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与海洋强国战略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动能。
一、技术创新:智能监控,精准减排
船舶柴油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海洋污染与温室效应的重要源头,对全球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Ⅲ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慧眼同舟”项目团队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匠心独运地构建了一套高效智能的SCR参数监控系统。
该系统以现场单片机为下位机,机舱集控室PC机为上位机,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SCR反应器运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借助无线传输模块实现参数的同步传输与实时分析,使监控过程更加便捷高效。系统不仅具备实时监测和异常报警功能,还能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节柴油机运行状态,确保NOx排放大大降低,完全满足IMO TierⅢ标准。此外,上位机数据库能够长期存储运行数据,为技术优化与维护提供科学依据,有力推动了我国船用SCR系统性能的整体提升。
二、团队协作:跨学科融合,共铸辉煌
“慧眼同舟”团队由集美大学数十名来自轮机工程、财经、工商管理、师范及海洋文化与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秀成员组成。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合力。轮机工程学院成员凭借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主导了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财经学院成员运用其财务管理专长,构建了科学的财务模型与融资策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工商管理学院成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市场推广计划,为项目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师范学院成员优化了项目的展示设计,提升了项目的整体形象;文法学院成员则完善了项目文档与合规流程,确保了项目的合法合规性。
此外,项目还得到了李寒林、范金宇两位专家顾问的深度指导。李寒林在船舶电气自动化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范金宇则主持过多项省 部级科研项目,他们的加入为系统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 论与实践支持。学校特批先进电工实验室作为研发基地,为原型制作与性能测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国家政策响应与社会效益显著
“慧眼同舟”项目积极响应了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我国船舶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增强了我国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项目紧密贴合国家“双碳”计划(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通过减少船舶柴油机NOx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社会效益方面,“慧眼同舟”项目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智能化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船舶柴油机SCR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保障了船舶的正常航行和环保性能。同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减轻了船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航运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四、展望未来,持续创新
未来,“慧眼同舟”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化技术研发,优化系统性能,扩大市场应用规模。团队将加强与航运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船舶排放控制技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我国航运业的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助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双碳”计划的顺利实现。
“慧眼同舟”项目的成功不仅是集美大学践行“专创融合”教育理念的典范,更是为我国船舶减排技术迈向国际前沿贡献了力量。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推动绿色航运体系建设,为守护碧海蓝天贡献智慧与力量,让航运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文 | 集美大学戏文2312林雨欣
责任编辑:柯鹏
2025-03-15 21:12:50
2025-03-14 18:15:00
2025-03-13 19:11:31
2025-03-10 18:14:3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