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冬至大如年:浙东山村传承“祭冬”习俗 北京:先农坛庆成宫古建筑群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300余名游客报名“重庆三亚双飞游”未能如期成行 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 上海地铁11号线遭塔吊侵入 线路设施和列车受损 新模型助力提前控制沙漠蝗虫灾害 新研究:人工心脏或有助患者心肌细胞再生 走!青藏线丨地名背后的青藏公路密码 特朗普威胁“收回”巴拿马运河 巴学者批“荒谬至极” “闹心游”变“暖心行”,冰城民警温情调解化纠纷 眉山市彭山一中召开2024年退休教师欢送会 深化银企合作 湘潭高新集团与工商银行高新支行携手开展党建共建 湘潭市完成DRG2.0分组权重谈判 湘乡市人民医院成为湘潭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单位 湘潭技师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工学交替岗位实习动员大会 湘潭市中职学校英语、思政学科第二次集体备课在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举报有奖!雨湖区人民法院发布悬赏公告 湖南省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开放大学校区开展警校共同育人法制讲 太平街道桃源村桃源新生活季·桃源文韵社区总体营造项目:桃源文韵 清华大学第六届教育博士论坛暨新时代名校长培养研讨会在成都天立 优秀志愿者王蓉同学对这些孩子们的寄语 书香冬至|光明世界读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联合发起“中 2024冬至东阿阿胶滋补节盛大开幕 海南省政府采购行业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在海口隆重举行 央清美术学府客座教授画家盛焰博士——中华镜面光雕画作品赏析 工人工资被拖欠,法院执行解“薪”愁 青春榜样│勤学求真砥砺青春志 拼搏求实践行青年强 湖北省八家指定拓展医院之一 武汉方泰医院成为平安健康险理赔定 新新向尚,序启新篇!专注乳酸菌15年的吾尚迎未来新篇章 家校携手共度青春期-邯郸市第十一中学家长课堂开展专题讲座 邯郸市丛台区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沙龙第一期 非洲之旅:张锋年董事长携中国优质农业资源,共绘刚果布共赢蓝图 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贵阳结石病医院为贵阳女子保胆取出胆结石3527颗 乘融合东风 扬渭南文旅之帆 走进好客山东,在《非遗里的中国》里品地道“鲁”味 音暖星河:奏响孤独症群体心灵疗愈的爱之乐章 零下25℃制热26℃!海尔水暖通黑科技亮相冰雪大世界 ​第四届全国婚恋行业创业峰会深度透视:创新驱动未来,共谋婚恋行 中建-大成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第一块筏板基础浇筑完 中铁十一局电务公司开展其它应收款专项审计 治愈你的续航里程焦虑,东风风神L7冬季续航不打折 “青创巾帼携手,共铸时代华章”在广东惠州成功举办 松山棉店北京旗舰店开业,首发宠物主题袜等新品诠释时尚生活 来自龙门山的温暖问候,喜羊羊美食文化旅游周在邛崃临济镇启幕 跨越百年,寒之友社文化再绽白马湖 冬至大如年,“社区”小团圆 “互联网+三农”背景下电商产业发展遇困境 从国内到海外的发展之路—飞利浦空调中东经销商峰会在滁州举行 JK FUN盛大开业!金科新区再添一处新地标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生活

冬至大如年:浙东山村传承“祭冬”习俗

新华社杭州12月21日电 题:冬至大如年:浙东山村传承“祭冬”习俗

新华社记者 冯源

虽然21日是周六,但家住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南关村的杨舒驰凌晨2点就起床了。今年12岁的小杨,要和爷爷、爸爸一起赶到相邻的台州市三门县,参加在亭旁镇杨家村举行的“祭冬”仪式。“好多亲戚一起来,很热闹很高兴。”

21日凌晨3点,杨家村82岁的村民杨成来起身来到杨氏家庙,准备主持当天举行的“祭冬”仪式。在这个村,杨氏村民聚族而居,已有700年的历史。

杨家村的“祭冬”仪式也有约700年的历史,是“三门祭冬”的代表。这是当地聚族而居的村落中,在冬至举行拜冬祭祖的一项民俗活动。

2016年,包括“三门祭冬”在内,“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冬至大如年:浙东山村传承“祭冬”习俗

  12月21日清晨,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的杨氏家庙举行“祭冬”仪式。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清晨6点,天色未曙。庙门口鞭炮齐鸣,“祭冬”仪式正式开始。20多个村子的数百名杨姓村民代表挤满了家庙的中庭。他们大多来自三门县当地,也有一些来自宁海、象山、天台等周边县。

“正冠、撩衣、进步、跪拜、兴、再拜……”杨成来用当地方言“喝礼”,参祭人员依次上前敬拜祖先。初献、二献、三献,献果、献肴、献茶……杨家村“祭冬”仪式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拜冬祭祖仪式。

冬至大如年:浙东山村传承“祭冬”习俗

  村民把小橘树绑在家庙的柱子上。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为了办好“祭冬”,杨家村需要提前准备。村民前一天下午要去附近的山泉取来敬祖用的“长流水”,还要砍下一株已经结果的小橘树,上面还要装上苹果、大枣、桂圆。村里的老文书杨小方说,这棵橘树等演“祝寿戏”时要绑在家庙的柱子上,寓意平安吉祥、早生贵子。

供桌上的供品也颇具巧思。杨成来告诉记者,“龙头”是用猪脚做的,“姜太公钓鱼”是用公鸡做的,“老虎”是用羊肚做的,“白象”是用猪肚做的,“眠牛”是用猪肺做的。“冬天到了,牛不耕田要休息,所以叫‘眠牛’。

冬至大如年:浙东山村传承“祭冬”习俗

  图为村民在供桌上摆放的自制供品。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我们之所以说‘冬至大如年’,就是因为冬至有盛大的祭祖活动。‘三门祭冬’就是祭祀中的‘祠祭’。”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陈华文说,从“祭冬”可以看到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中国传统文化。

冬至大如年:浙东山村传承“祭冬”习俗

  图为杨氏家庙的“祝寿戏”演出。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上午七点多,“祭冬”仪式结束,接下来,家庙还要演出“祝寿戏”。21日中午,60岁以上的老人要参加老人宴,品尝寓意吉祥圆满的“冬至圆”。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还可以分到五斤猪肉。杨小方告诉记者,今年有190位老人参加分肉。“我们杀了六头猪,大家高高兴兴地过冬至节。”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阳生’的时候。根据这种‘阴阳转合’的观念,人就要顺阳、助阳,调和身体顺应自然,在冬至重视饮食滋补。”杭州师范大学文创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袁瑾介绍说,馄饨、团子、年糕都是不同地区的冬至时令食品,在江南一带,还注重用中医膏方进行滋补。

袁瑾告诉记者,冬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帝尧时期,《尚书·尧典》中已经有“敬授人时”的记载。在商代,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定为岁末之月;在周代,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因此,冬至在周代格外受到重视,而在汉代、唐代和宋代,冬至都是官方确定的节假日。南宋时,江南民间就称过冬至为“做节”,有些地方甚至会把冬至看得比过年还要重要。

责任编辑:文杰

推荐阅读
作为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点之一——先农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庆成宫古建筑群21日起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024-12-22 16:57:23

2024年新疆粮食单产每亩达到524.8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0公斤,较上年增加24.7公斤,粮食单产跃升至全国首位。

2024-12-18 22:23:47

铁路部门12日在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开启学生预约购票服务专区,同时优化调整学生优惠票发售和查验规则,符合条件的学生旅客可通过专区预约购买春运期间往返车票。

2024-12-12 16:27:41

试想你登上长城,流连于崇山峻岭的壮观景色,天空中一架无人机缓缓降落,送来一杯刚做好的咖啡外卖。

2024-12-10 18:26:37

要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资金、人员保障,加大部门间协同,带着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

2024-12-09 21:43:45

连日来,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凉城国际滑雪场,滑雪爱好者们在雪道上尽情驰骋、释放激情。

2024-12-05 1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