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区文明,构建优质文化直达基层的“西城模式”
在新时代的文明城区创建征程中,北京市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将社区文明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以“首善之首”的高标准自我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社区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2013年,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成立。协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密围绕“点亮文明之光,共筑美好家园”的目标宗旨,通过创新推行“社会化服务”经营示范模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024年12月18日,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西城区在创新文明城区创建上的新作为,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在本次会员大会上,协会成功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诞生,为协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刘江甲再次当选为会长,他表示,将带领新一届理事会继续秉承协会的宗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社区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成员来自各个领域,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将为协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协会特聘张宇、单威、丁元竹三位业内专家为荣誉顾问,王芬林、林厚波、林坚、王福科、杨菲五位专家为专家顾问,这些专家的加入,为协会进一步探索优质文化直达基层增添了深厚的智库支持。
再次当选的刘江甲会长表示,协会将继续以“点亮文明之光,共筑美好家园”为目标,积极推动书香驿站和红驿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并计划在新型“红驿社区”示范样板的基础上,再建设200家“红驿社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促进“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模式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为提升社区文明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当选的常务副会长梁军表示:作为环慈(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2013年联合西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及众多社区志愿者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致力于搭建社区文化共同体,推进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经成为很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服务的桥梁。这是西城区委区政府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上的创新之举!11年来,协会聚焦于“点亮文明之光,共筑美好家园”,着力打造了书香驿站和“红驿社区”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专业管理、制度规范,创新推行“社会化服务”经营示范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服务,用于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在过去的六年里,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聚焦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建设书香驿站和“红驿社区”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专业管理、制度规范等多措并举,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西城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如今,书香驿站模式已走向全国一百多个地区,数百家书香驿站正为居民提供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同时,协会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文明建设中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西城区已建成并运营26家书香驿站,覆盖多个社区,服务居民超过10万人次。六年来,协会共组织各类文化活动3019场次,参与人数达8万人次。累计募捐图书63,972册、衣物10,522件,全部捐赠给贫困地区和学校。共有260名一线志愿服务者,累计志愿服务工时为73,590小时。红驿直播平台累计完成800多场次直播课程,访问量达到22.41万人次,粉丝数达到2.58万人。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在推动社区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西城区在推进社区文明建设中,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通过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国儿童中心等单位的深度合作,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提高基层治理活力。这种“五位一体”共建社区文明的行动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文明程度,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此外,西城区还注重将社区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相结合。通过“红驿社区”模式,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促进“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模式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未来,西城区将以更高的标准推动社区文明建设。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西城模式”,让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基层社区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玥
2024-12-12 16:27:41
2024-12-02 21:27:54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