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阵地。各地各部门要始终绷紧为基层减负这根弦,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在改革发展一线“轻松上阵”。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水平,具有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听取群众的反映,要与群众多沟通、多请教,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 想。
明确权责,打破职责混沌。权责明确是基层减负的关键环节。基层干部往往承担了过多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一方面,职责交叉导致工作重复和推诿扯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在协调和沟通上;另一方面,权力与责任不匹配,基层干部在执行任务时缺乏相应的权力,却要承担责任,使得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对各层级、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明确基层的工作边界。同时,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有权有责、权责对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基层干部陷入无尽的事务漩涡之中。
匡正政绩观,摒弃形式主义。正确的政绩观是基层减负的思 想引领。部分干部将政绩片面地理解为材料的厚度、活动的数量、检查的次数等表面功夫,于是陷入了过度留痕、形式主义的泥潭。基层减负是要纠正这种不良的政绩观,引导干部认识到真正的政绩应该体现在群众生活的改善、民生福祉的增进上。当基层干部不再被形式主义的枷锁束缚,他们才能够将精力集中在为群众谋福祉的大事上,深入调研群众的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够让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也能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提升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站稳人民立场,回归服务本质。基层工作的核 心是服务人民群众,而基层减负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基层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基层干部从繁重的文山会海、无谓的检查考核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疾苦。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基层干部才能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无论是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还是在乡村振兴、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基层干部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古冶街道办事处
段帅名
责任编辑:柯鹏
2024-11-23 16:16:0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