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抽动情况,孩子也确诊,难道是遗传?
近日,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科陈青主任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小松(化名),他的病情不仅牵动着全家的心,也引起了北京天使儿童医院中医儿科的重点关注。
小松自幼便展现出了一系列不寻常的行为表现,包括频繁眨眼、耸肩、撇嘴以及不自主地清嗓子等抽动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尽管家人曾尝试通过半年中药治疗来缓解其症状,但遗憾的是,小松的症状不仅未得到根本改善,反而频繁变换,让治疗陷入了困境。
更令家长担忧的是,小松在学业和社交方面也遭遇了巨大挑战。从小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消极且容易急躁,面对学习任务时常常表现出畏难情绪。目前就读于小学三年级的他,学习成绩勉强及格,与同龄人的交流存在障碍,性格较为固执。回忆起小松的早年成长经历,家人透露,他甚至在初次尝试进入幼儿园时因不适应环境而持续哭泣,最终未能顺利入园。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陈青主任进行了详尽的病史询问和全面检查。在深入了解小松的家庭背景后,医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小松的父亲存在抽动症状,具体表现为耸肩,这一发现提示了家族遗传的可能性。此外,小松母亲在妊娠期间前两个多月曾出现流产先兆,这一孕期经历也可能对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陈青主任最终确诊小松患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及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他指出,这两种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且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特别是在父母双方或一方有相似症状的情况下,子女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针对小松的具体情况,陈青主任制定了一套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家庭干预以及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旨在全方位改善小松的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同时,他也强调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呼吁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小松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康复的成长环境。
此次案例的诊断与治疗,不仅为小松一家带来了希望,也为大众普及了关于儿童抽动与多动障碍的知识,提高了公众对于家族遗传因素的重视程度。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将继续致力于儿童神经行为发育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为更多患儿带去健康的福音。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9-21 17:26:37
2024-09-11 18:20:21
2024-09-05 21:31:06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