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青年爱非遗:蜂蜡传神在刀尖,蓝底白画展风韵
为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2024年7月9日至7月15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苗族蜡染研习队”赴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与非遗传承人合影
为深入感受蜡染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传统技艺的精湛,“苗族蜡染研习队”的队员们在珙县开展了系统性地学习。此次实践以老师授课、学生参观、互动体验、基层调研等形式了解蜡染历史源头、学习蜡染精妙技艺、传播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队员们参观了蜡染作品、了解蜡染纹样及蜡染工艺等相关知识,并在蜡染传承人的教学指导下,队员们亲自体验了蜡染作品的制作及其整个工艺流程,从绘制图案、融化蜂蜡、上蜡再到染布、融蜡、晾晒,每一步都亲历亲为感受到制作的不易,也体会到其中的魅力。


苗族蜡染传承人刘宇实践教学
在深入至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玉和苗族乡凤凰村等地时,队员们前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体验中心、传习中心学习苗族的起源、迁徙、人文历史、地理文化。学习结束,队员们收获颇丰,了解了苗族的社会习俗,感受到了苗族的独特风土人情。随后,队员们去到田间展田野调查、感受当地人文习俗、鉴赏新时代苗族文化新风貌。这不仅增强了队员们的苗族历史文化了解,还有助于更好的加深对蜡染工艺制作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队队长与负责人商讨非遗助农方案

队员参观体验蜡染文化
实践中,队员们也通过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开展文化技艺传播、形象IP设计、网络直播等活动为苗族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宣传和支持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苗族蜡染的文化历史,让蜡染非遗文化能够走出珙县,走向世界。

队员们的蜡染成品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暑期生活,还吸收到丰富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增长了自身见识的同时也锻炼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队员们将把这次宝贵经历和感悟带回学校与同学分享,今后也将积极的学习了解和保护为更多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而继续努力!(王艺都)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9-21 17:26:37
2024-09-11 18:20:21
2024-09-05 21:31:06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