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宁县做大做强脐橙产业途径探析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脐橙是新宁县农业经济第一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产业致富的主要资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旅游立县、生态引领、产业富民、文化兴盛”战略,全面落实“百里脐橙连崀山”发展要求,努力打造以脐橙为主导的三产融合、多元共生的产业,有力推动了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16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247村发展脐橙产业,全县脐橙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70万吨,年产值达50亿元,受益群众达4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新宁县脐橙种植单县面积全国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脐橙第一县”。
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自然环境适宜。新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光照丰富,雨量充沛,富含各种微量元素,无工业“三废”污染,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优越的小气候条件和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山地土质非常适合脐橙的生长,是种植优质脐橙的黄金产区。
种植历史悠久。新宁种植柑橘历史悠久,明万历版《新宁县志》土产篇已有新宁县栽培柑橘的记载。1943年新宁县斗光学堂引种华盛顿脐橙试种并获得成功,是我国最早种植脐橙的地区之一。1978年来先后从华脐中选育出自主品种“脐橙7802”“脐橙7904”,1978年11月国家农 林 部和全国供销总社联合批准新宁县为全国100个柑橘生产基地县之一。因新宁县种植的脐橙品质优良,1979年原国家外贸部和农 业 部联合批准新宁为全国4个脐橙出口基地之一,1999年依托国家948项目引进纽荷尔新系、华红、福本及杂柑内等28个新品种,2002年农 业 部批准新宁为赣南-湘南-桂北柑橘优势区域脐橙生产重点县。悠久的种植历史,积累的丰富的脐橙种植经验,探索出了符合当地的先进种植技术和生产方式。
脐橙品质优良。新宁县山青水秀地肥,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新宁脐橙特色品质。果皮光滑,颜色饱满橙黄或橙红;果肉鲜嫩多汁,口感柔和甘甜,甜中孕酸,酸里酿甜,甜酸适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果糖等营养物质,对养颜养生有独到好处。“崀山牌”脐橙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0年获全国中西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依托脐橙产业,先后认定为国家果菜茶(脐橙)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湖南早中熟柑桔产业集群项目县等称号,崀山脐橙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农村部优质农副产品金奖、“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首届湖南气候好产品。
产业规模稳定。全县发展6万亩以上脐橙种植优势乡镇3个,集中连片万亩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脐橙标准园104个,种植脐橙5亩以上的果农达4万户,10亩以上的大户8000户。拥有柑橘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1个,柑橘大苗培育中心1个,创建脐橙标准园104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10个,培育省级农业产业示范联合体2家,发展脐橙规模企业4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专业合作社368家。
推动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
突出上下联动,凝聚产业发展“主动能” 。一是健全机制抓推进。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脐橙产业发展的决定》等相关政策文件,构建县、乡、村三级整体联动工作格局,实现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二是政策帮扶强保障。对参与脐橙产业发展的农业企业给予土地利用、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支持生产线转型升级、高标准建园、仓储保鲜、提质改造和统防统治等。近3年,实施脐橙产业重点项目,完成了新宁早中熟柑橘产业集群和崀山脐橙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
突出科技支撑,夯实产业发展“新高地”。一是加强技术培训推动发展。完善健全县乡村三级指导服务体系,选派党员干部组建工作队进驻全县重点企业和脐橙种植村,开展实地技术服务,据统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980人,6万4千农民得到技能培训,8700余名果农成为“土专家”。二是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在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指导下成立了柑橘试验站,统筹整合本地人才组建了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2家(高桥站、黄龙站)。
突出龙头带动,打造产业发展“强引擎”。一是利益联结带动发展。新宁县积极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富模式,开展”百企联百村“行动,创新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据统计,脐橙主产村如金石镇月汉村、高桥镇老渡村、黄龙镇三星村、羊坪村等,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7万元。黄龙镇羊坪村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黄龙镇新田村、金石镇新全村、月汉村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二是示范引领带动发展。每年在脐橙种植乡镇打造1-2个优质果园,按标准规划生产,据统计,全县共创建脐橙标准园104个、省级示范园9个。
注重产业融合,构筑产业发展“大格局”。一是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精心培育休闲农庄,大力推动园区变景区,发展园区观光、采摘体验、脐橙田园小戏等特色旅游项目,建成了5条 “百里脐橙连崀山”旅游精品线路。 二是创建田园综合发展。因地制宜结合脐橙产业开展农旅一体化和综合体项目建设,黄龙镇新田村“橘影槄香”、金石镇月汉村“印象橙海”、崀山镇窑市村现代智慧橙园成为名闻遐迩的乡村休闲体验式旅游打卡地。
实施品牌战略,收获产业发展“好效益”。一是积极打造品牌。“崀山脐橙”先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现拥有“二品一标”认证数量20个,注册商标14个,国家发明专利6个。崀山脐橙多次获国家和省优质农副产品评比金奖。二是强化战略合作。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近5年来参加省内外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等12次;引导龙头企业与惠农网、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近百家企业建立营销战略合作关系。三是统加大拓市推广。崀山脐橙产品覆盖新疆、广东、上海、北京、南京等国内市场,拓展了欧盟、俄罗斯、新加坡及港澳等40多个境外市场。
制约脐橙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生产队伍年龄老化。生产方式零星散松,管理队伍规格仅为农业农村局内设的一个副科级特色产业服务中心,定偏仅为14人,技术力量不够,专业人才不多,而且青黄不接,呈断链式危险。没有明确一个脐橙产业中心进行专业化指导管理和服务。农村年轻人员外流严重,科技人才缺乏,脐橙种植人员年龄老化,脐橙发展后劲不足。
标准化生产程度不深。脐橙种植历史悠久,大部分脐橙种植是以种植大户和散户组成,缺乏专业的经营理念,品牌建设意识和质量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尽管近几年脐橙实施了老园改造,但程度和普及面不高,不到50%的面积。
品牌化服务优势不强。虽然崀山脐橙产业已经走出新宁、走出湖南,甚至走出国门,但品牌知晓度依然局限在新宁本土及周边,还远未能实现“大放异彩”,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品牌和市场优势。
产业链建设能力不足。目前新宁县崀山脐橙产业很大部分是以鲜果和原料形式外销,还没有建立集中规范的交易市场或集散中心,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上随买而卖,抵御风险能力差,市场吸纳力不强,再加之没有国家级龙头企业,产品就地转化率较低,全产业链没有完全建立。
多样化发展方式不新。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县内的脐橙加工企业只开展分级、洗果等初级加工,科技化、标准化发展水平不高,还处于低水平的竞争层次,缺乏开拓市场、做大做强的意识和动力。仅少数企业建立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条和物流体系。产业链条短,符加值低,对产业拉动能力差,产业在上游、中游、下游布局结构存在明显短板。
网格化管理水平不优。宣传阵地仅限于标语、电子屏等低端原始手段,利用微信、抖音、权威媒体等宣传不够;对脐橙面积、产量、品种布局及技术跟踪缺少网格化管理,造成技术落实有漏洞;营销阵地依然是农民销售企业,企业销售市场为主的传统模式,农民收入低,生产积极性不高,通过网络信息直接销售渠道不畅,信息销售量不够。
推动脐橙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坚持人才培育,筑牢产业根基。一是要加强县政府的政策指导,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脐橙产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化发展。聘请优秀人才,招聘资深专家,进一步提升脐橙产业的培训水平和专业性,提高管理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既要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加大对行业精英人才的培养力度,又要建立脐橙行业的培训基地,以培训机构的形式,开展脐橙科技知识的教学与传播,提升生产水平。三是要完善脐橙产业的创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环境。引进有利于脐橙产业发展的国外先进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大对企业的发展支持力度,提升科技水平。
坚持品质先行,推进产业发展。一是要加强与中柑所、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的技术合作,大力实施“精品果业”工程,抢占精品水果市场。二是要加大对柑橘黄龙病、大实蝇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力度,着力建设国家柑橘黄龙病阻截带,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是要努力将崀山脐橙产业园打造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和湖南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示范片)。
坚持监管机制,提升产业质量。一是要建立果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监管机制,明确县、乡、村质量监管第一责任人责任。二是要全面开展对生产基地、加工厂和流通交易市场的果品质量例行监测的监督抽查。三是要建立从产地到销地、覆盖产销流通各环节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产地脐橙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
坚持品牌带动,增强产业效益。一是要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积极创建崀山脐橙优势区,做大做强脐橙产业龙头企业。二是要加大崀山脐橙品牌营销力度,促进崀山脐橙“走出去”,充分发挥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既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销售量,又持续向国际市场发力,逐步建立可稳定发展的高效销售体系。三是要积极组织崀山脐橙参加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等,继续办好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举办崀山脐橙产业科技高峰论坛活动,扩大崀山脐橙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提升消费者的满意率和回头率。
坚持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一是要积极挖掘、开发,弘扬崀山脐橙文化,努力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将崀山文化与崀山脐橙文化融为一体,持续举办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学术交流、农产品展览、优质脐橙产品和标准示范果园评比等活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良好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崀山脐橙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加速构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产业附加值。
坚持因地制宜,巩固产业规模。一是要做强黄龙镇脐橙特色小镇,尽快建成黄龙冷链物流脐橙电商中心,加快脐橙观光体验园、农旅结合示范区建设。二是要推广智慧果园新理念,加快推动“互联网+”现代果业发展,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将物联网技术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打造智能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农药沼液自动喷洒、实时气象和土壤信息记录、全程视频监控四大系统。
坚持立法保护,规范产业做强。要根椐脐橙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目标,尽快制定出一部针对崀山脐橙产业发展和保护的专门性地方法规,用于指导脐橙产业基础设施完善、种质种业创新、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品牌建设和使用、市场体系建设及监管、农旅融合、商品化处理、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育、发展保障政策措施等。
坚持网格管理,扩大产业优势。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在脐橙产业中信息化时代化的作用,从品种到面积,从生产到营销要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村支两委+脐橙协会+橙农管理体系。二是要建立健全网上商城,结合社交媒体进行推广,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三是要利用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发掘消费者需求,不断改进销售策略,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伍冬 杨文良)
责任编辑:唐伟
2024-09-11 18:20:21
2024-09-05 21:31:06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