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西农学子见证陕鲁乡村振兴的‘智’变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陕鲁地区数字乡村治理实践团,聚焦数字乡村治理,选取陕西岐山县凤鸣镇城北村与山东海阳市朱吴镇九岭夼村为调研对象。今年8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豆书龙副教授带领下,实践团以问题为导向,分站深入两地,开展差异化调研,旨在全面评估数字乡村治理成效。岐山县是第一站。
访平台,近观数字赋能。近年来,岐山县搭乘数字化转型快车,以搭建5G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为突破,发挥终端电视规模优势,建立起县镇村三级融合平台,多元化打造数字应用新场景,实现智慧治理。据城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宏杰介绍,该村已建成集智慧门户、应急指挥、视频监控和5G云平台四大板块于一体的城北村智慧平台,通过亲自操作实际体验了“智慧城北”平台的诸多功能后,实践团成员分别就一些关切的乡村数字治理问题向范书记提问和建议,并获一一解答和回应。范书记表示,城北村下一步将继续在基层智慧治理上创新举措,朝着贯通“市-县-镇-村 ”四级平台,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而不懈努力。
近民心,倾听基层声音。在岐山县,实践团还就数字乡村治理和村民数字素养情况等对城北村村民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实践团在与村干部和村民的交流访谈中聆听到了真实的基层声音,在走街串巷中切实感受到了数字乡村建设给基层面貌带来的新变化,也掌握了基层工作的数字化、透明化使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这样走进群众、贴近生活的走访调查强化了实践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为接下来深入山东调研积累了宝贵经验,充实了指导思想。
问治理,不以山海为远。分别位于陕西省和山东省的城北村和九岭夼村都是兼具代表性、典型性和独特性、突出性的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虽相隔万里,但山高路远不抵求知心切。结束在陕西省岐山县的调研后,实践团马不停蹄赶往山东省海阳市。与岐山县城北村将数字平台“平铺”在基层治理全领域不同,海阳市朱吴镇将数字化建设重点向樱桃果业等农村产业倾斜,给乡村经济插上了数字化“翅膀”,带动村民致富。
探模式,洞察产业之兴。种植智能化,增收产业兴。“在数字化设施助力下,朱吴镇大樱桃不仅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供应期也将进一步延长,从春节前到6月底,来朱吴镇都能吃上新鲜的大樱桃。”朱吴镇党委副书记周斌告诉实践团成员,把数字化设施应用到大樱桃种植管理上,是朱吴镇党委政府在推动樱桃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实践团成员在朱吴镇数字村镇示范展厅看到,数据大屏上清晰显示着党建引领、双招双引、作风建设、民生保障、护林防火、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多个数据模块,工作人员正在利用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实时查询相关数据信息。
在“以人民为中心”和“勇担兴农强国使命”的思想指导下,实践团总结认为,分别位于关中之腹和临海之滨的两地虽然基础情况和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但其数字治理的效能都得到了最大化的激发,数字治理的归宿都指向了人民福祉。因此,在两种数字乡村治理道路的对比中我们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即乡村数字治理的大势之下不能落下任何一名村民,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激发源自因地“治”宜。实践团还将继续发扬西农精神,秉持人文素养,将学术的严谨和惜农爱农的热忱相融合,把乡村治理的论文写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段兆璞 王彤/文 刘金铭/图)
责任编辑:李玥
2024-09-05 21:31:06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2024-08-26 18:12:1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