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浸鲁涧,峦嶂寻振兴”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为了解如今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以亲身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凌水浸鲁涧,峦嶂寻振兴”实践团探寻泰安—济南周边乡村路线,以青春脚步丈量齐鲁大地。
实践团采用 实地考察-科技赋“农”-智“汇”方案 模式;同时广泛宣传,号召更多的同学能够关注乡村振兴,关注三农问题,聚焦科技兴农,在实践中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化、专业化、透明化,这三点不论是对于农民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很有益处的。” 在实践之初,实践团邀请到软件评测中心主任周宽久教授给队伍进行了有关智慧农业的专题讲座。周教授以北京智慧农业示范工程为例,讲解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和“专家通、诚信通、消费通”的解决方案。物联网系统走进乡间田野,实时检测农作物生长情况,将信息传递给农民和消费者。农民可以通过“专家通”来获得专业指导,利用物联网系统精细化管理大棚;消费者可以通过“诚信通”来对农产品追根溯源,获得质量保证;“消费通”利用网路电商等将农民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利益最大化。周教授表示,未来可以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驭田野,谱写未来农业的璀璨篇章。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泰山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是山东文旅集团首个乡村振兴项目,项目践行“667”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打造了集乡村文旅、康养度假、高效农业于一体的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故乡的月沉浸式演出是九女峰景区的一大特色,多次斩获各类奖项。沉浸式的VR技术、灯光与丁达尔效应的结合,4D环绕音效,这些数字技术与传统的舞蹈、诗词文化巧妙结合,带领观看者穿越时空的长廊,体会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皓月之美,感受根植于我们骨血中的乡愁。“泰山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成功,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巧妙利用,更是通过数字技术、科技创新带领乡村产业升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实践。”
长清区万德镇马套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民在村书记的带领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和省级美丽村居为契机,全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了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乡村振兴马套样板。“因地制宜,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大胆尝试,应时代而改变经营模式,是马套人民富起来、马套村繁荣起来的秘诀。”队员们沿着古槐路,重温了党的建设发展历程与大时代下马套村的振兴之路,追寻着村民的奋斗足迹,也体悟着脱贫攻坚的信念与精神。

“小黄精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7月25日下午,实践团前往泰山黄精产业园参观泰尚黄精智能工厂——这座由产业园自主研发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它集智能化远程操控、机械臂自动化作业、数据智能分析于一体,瞄准产业高端,坚持科技赋能,不仅引领了黄精深加工行业的技术革新,更树立起全国性的标杆典范。此外,园区还独树一帜地建立起了打通“一二三”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这一创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泰山黄精的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让这份古老而珍贵的中医药宝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而且也让农户获得更高的收入,实现“泰山黄精走向世界”。

26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山乡花雨澜山农旅融合示范基地。这是一个致力于打造农业科技展示、农业科技科普教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综合型平台。基地占地面积100余亩,其中智能温室大棚一座,占地面积4000平,日光温室十三座,拱棚八座及部分自然教育基地。基地内种植草莓西红柿、圣女果、螺丝椒等蔬菜作物。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智能大棚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精准控制与优化管理,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性和便利性。它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节光照、温度、湿度及灌溉施肥等条件,显著提升作物生长效率与品质,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智能大棚还具备远程监控与智能预警功能,使农户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大棚状况,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与管理难度,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基地里种植的所有农作物都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土壤中的化学成分也进行严格监控,坚持绿色种植理念。这些做法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健康,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绿色、健康饮食体系的重要基石。“食为政首,农为邦本,作为信通专业的学生,我们应用学到的专业知识,为构建更加绿色、健康的饮食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8日上午,实践团成员踏入莱芜泉韵乡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核心区的王老村,来到“天上的街市”项目。参观“天上的街市”项目,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魅力和潜力。该项目不仅充分发挥了莱芜的山水生态禀赋,还巧妙地将文化与旅游、商业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集休闲、度假、文化、教育于一体的乡村微度假目的地。该项目对“两山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进行了创新性实践,不仅学习了浙江余村的成功经验,还结合莱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了解到,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构成了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党建引领作为这一领域的坚强堡垒,不仅确保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方向,更通过深化理 论武装、强化党性教育,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奋斗精神与责任感。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如同乡村振兴的双翼,缺一不可。精神文明的富裕,意味着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道德水平的提升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这为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我们能够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让农村在物质上更加繁荣的同时,也在精神层面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企业可以探索高端化产业发展路径,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的种质资源等独特优势,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同时,国家和政府可以对此类特色产业给予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生态。此外,鼓励个体和社会资金回乡创业,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种综合性的振兴方法,将有助于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基于这些调研结果,“凌水浸鲁涧,峦嶂寻振兴”实践团产出了两个宣传方案助力乡村发展。实践团为山乡集团有限公司及各个乡村提供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宣传方案,策划“金秋盛宴·共筑乡村振兴梦”主题活动来庆祝农民丰收节,弘扬农耕文化,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丰收节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与合作宣传三种方式来带动乡村旅游消费增长;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关注并投资乡村,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升级;促进人才回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实践团为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国泰民安”宣传方案,通过营销推广、产品创新、渠道建设和品牌传播四方面来紧密融合“健康中国”战略,塑造“国泰民安”品牌形象,创新营销模式,拓宽市场边界。
此外,实践团还依托专业知识,结合实践内容利用python语言独立设计了智慧农业交流网站,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智慧农业系统,将农业数据可视化。

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还设计了多张精美海报,提供给山乡集团以及实践团前往的多个村庄,一方面希望能为当地旅游业提供宣传方案,另一方面希望不仅能为乡村增添一抹色彩,也能传播绿色美丽新农村的理念,对村民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科技创新点亮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29 21:45:40
2024-08-29 10:55:00
2024-08-26 18:12:17
2024-08-22 12:07:23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