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彝路生花·青心”雷波县石板滩村调研记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彝路生花·青心”团队扎根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探寻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找寻乡村振兴新路径。
调研团由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学生组成,他们带着对乡村未来的憧憬与责任,走进了雷波县石板滩村农户家中。此次活动结合调研地特点,调研团深入村庄各个角落,与村民面对面了交流。围绕乡村经济、教育、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展开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收集大量资料。了解当地的乡村振兴现状,彩礼问题及彩礼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图为调研团队就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
在调研中发现,石板滩村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千万贯乡重要的乡村振兴发展地区之一,位于金沙江畔。经过四川农业大学6年3轮的接力持续驻村帮扶,石板滩村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探索美丽乡村蝶变之路,走出一条共富发展之路。
“千万工程”推进中,始终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石板滩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全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奋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严格落实移风易俗相关规定,为老百姓做实事、解难题,助推移风易俗新风尚。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石板滩村坚持稳扎稳打,分阶段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进重点任务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抓手,持续激发发展活力。近几年,石板滩村聚焦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做大优势产业,拓宽新型产业,打造以村集体为主体的雷波脐橙、生态蜂蜜品牌。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成员们重点关注石板滩村农业、人口流动方面。石板滩村多为坡耕地、平原面积较少,粮食作物以玉米、薯类、豆类为主,村民主要种植脐橙以发展农业经济。调研团通过走访石板滩村,了解到石板滩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家中多为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居住在石板滩村三组的李先生谈及:“近几年雷波脐橙种植越来越普遍,解决了部分经济压力,但受天气、地理因素影响,收成会有波动,所以仍然有较多的村民选择去外地务工,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图为调研团队就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
调研团队发现石板滩村在彩礼问题上高度重视彩礼问题的正确引导,广泛宣传合理彩礼的重要性和意义,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有较为完善的监督与执行机制,充分挖掘传统婚姻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将其与现代文明理念相结合。取得显著成效。
调研团对针对当地劳动力转移暨人口流失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团队建议推动农业产业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业“品牌”——雷波脐橙,建设农村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为农民提供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此外,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村庄的环境整治和文化活动中。帮助村民清理垃圾,美化村庄环境,帮助张贴宣传海报,组织村里小朋友们学习红色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村庄张贴宣传栏
此次调研活动得到了当地驻村书记、农户的支持。四川农业大学“彝路生花·青心”调研团队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当地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提供了一定支持,调研团队牢记使命,以青春的蓬勃力量实现人生价值。(作者: 李宣蒙 何依静 图:刘泓岑 潘峻柯)
图为石板滩村驻村韩书记给调研团成员们讲解村庄情况
责任编辑:柯鹏
2024-08-08 18:05:34
2024-08-06 21:18:31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2024-07-31 21:42:48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