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湾区梦,匠心筑非遗——佛大红筑湾区青年队寻根扎狮文化之旅
在高明,扎狮文化底蕴浓厚,具有显著的本土特色和百年历史,位于高明区明城镇的大胜利狮行便具有深厚扎狮文化底蕴。近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扎狮文化,学习扎狮艺术,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前来拜访了高明扎狮传承人谭志明工作室。
图为高明扎狮传承人谭志明工作室。王余婧 供图
狮吼百年,非遗新章
扎狮,作为高明区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可追溯至百年之前。谭复兴扎铺,后更名为大胜利狮行,自1945年抗战胜利之际更名,传递着高明人民对和平与胜利的渴望。这间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铺,每一头扎狮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作为大胜利狮行的第三代传承人,谭志明先生用他的一双巧手,将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演绎得淋漓尽致。2017年,高明扎狮被正式列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仅是对这一传统技艺的认可,更是对其背后深厚文化底蕴的珍视。
图为扎狮传承人谭志明工作室的宣传摆设。王余婧 供图
匠心独运,纸间狮舞
走进谭志明先生的工作室,一股浓郁的传统气息扑面而来。谭志明先生,这位年近古稀的非遗传承人,自10多岁起便与扎狮、花灯等纸扎手艺结下了不解之缘。50余年的匠心独运,让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从选材到制作,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谭志明先生坚持使用传统材料,如自家竹林中的竹子与多层软纱纸,确保狮头既坚固又美观。他常说:“扎狮如做人,必须诚实守信,不能偷工减料。”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大胜利狮行的扎狮名扬四海。
图为扎狮传承人谭志明现场为佛大红筑湾区青年队展示扎狮。王余婧 供图
薪火相传,非遗之光
然而,面对传统扎狮工艺繁杂、耗时长、收入低的现实困境,谭志明先生并未退缩。他深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参与。佛大红筑湾区青年队的到来,无疑为这份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年队员们在谭志明先生的介绍下,目睹了扎狮从选材、编织、糊裱到成型的全过程,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妙与复杂。
对话非遗,筑梦湾区
探访过程中,青年队员们与谭志明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不仅了解了扎狮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的不易与责任。谭志明先生对非遗文化的执着与坚守,深深打动了每一位青年队员的心。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用青春的力量为非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共绘新篇
此次探访之旅,不仅让佛大红筑湾区青年队深入了解了扎狮非遗文化,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高明区博物馆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将推出了“红色+非遗”研学路线,旨在通过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的结合,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未来,随着更多新血液的注入,扎狮非遗文化必将在湾区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这场文化之旅中,红筑湾区青年队与扎狮非遗文化相遇、相知、相融。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青春的力量与担当,用热情点燃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之火。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扎狮非遗文化定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梁海韵 何筱彤 廖碧君 曾智丽 黎佳慧 陈思怡 高锦坤 )
责任编辑:李玥
2024-08-06 18:08:24
2024-08-05 20:36:29
2024-07-31 21:42:48
2024-07-28 12:38:41
2024-07-26 18:27:27
中华生活
热门标签